潘能莹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岗镇中心小学 广西 北海 536131
【摘要】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还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经典诵读上。人的一生中,小学时期使诵读经经典的最佳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小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颂读来提升他们的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找出经典诵读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从而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典诵读方案,希望能给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一点点帮助。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76-01
我国拥有五千年历史,在四大文明的古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文化流传千年,很多名著经典流传下来,积累了人民多种智慧,诵读经典,对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民族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渗透经典,带领学生诵读,进而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还能对他们的文化素养进行有效提升。引导小学生从小就接触传统文化,体会到文化的魅力,促使小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审美力不断提升。
一、实施经典诵读的作用
现在新课改正在向前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部将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教育战略的层次,将其设定为文化强国工作中的关键任务。所以,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开展诵读经典的工作,帮助小学生强化认知能力、审美力等综合能力,这样就能把我国的优秀文化深深的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典诵读面临的主要困难
教育发展到现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些教师还运用以前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的重心没有放在经典诵读上,一般情况下就是让他们随便读一读就可以了,在课堂上讲解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一般运用朗读和简单讲解的形式,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会让他们感觉枯燥和单调,他们的兴趣度很难提升。所以在小学生进行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典诵读的实施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对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法一定要进一步研究它的整个过程,通过以下几点来重点叙述: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他们营造出书香校园的学习氛围;次其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层诵读;最后就是一定要有效运有活泼多样的诵读手段来对他们的诵读兴趣进行有效提升。为他们创造书香校园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体会到经典诵读的重大作用,现在的小学生一定要认识到校园就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因此如果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管理人员一定要为他们创造一个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在这个学习氛围中他们才能更好的进行经典文化的学习,并且还能深深的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诵读经典的活动融合到日常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经典。譬如,使用民国时期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带领他们品读和解析,组织诵读活动,像民国年间非常流行的“晨诵”、“午读”、“暮省”,就有着高度的代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并监督他们来完成教学任务,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暮省"部分教师一定要指导他们通过制作兴趣卡片的方法来解决困难。培养他们对经典诵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升他们对小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对小他们的文化素养进行有效提升,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经典文化氛围,学生就能获取经典文化内容。比如,校园环境的布置,在走廊中设置文化背景墙,悬挂名言警句,或者是一些古诗词的经典句子等。或者将一些经典的诗词以图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悬挂在走廊里,贴在宣传栏中,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文化石,在石头上刻上名人的诗句,这样他们就能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例如,课前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论语》、《三字经》等经典,时间不用太长,5分钟左右即可,长时间积累,学生就能积累很多经验文化知识,受到更多经典的感染,这样他们就能更多的学习一些经典名作,他们的文化诵读的热情就会被有效的激发出来。
以学生真实情况为分层依据,组织分层阅读活动,从而他们诵读兴趣才能得到提升。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在能力和认知方面都有不同,教师需要从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他们就会喜欢经典诵读,诵读兴趣才能得到合理提升。
例如,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一定要指导这一层次的学生诵读一些他们能够容易理解的经典作品,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教师不仅要指导他们阅读还要让他们更好的去理解作品,教师一定要指导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如《庄子》、《大学》或者《论语》、《中庸》这种著名的文章,只有这样他们认知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有效的利用活泼有趣的诵读方式,教师一定要对他们的诵读水平进行充分了解,正因为他们有着贪玩的天性,老师一定要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对他们的诵读兴趣进行有效激发,这样才能对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合理提升。
手段一:教师正确的示范。日常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深情并茂为学生演示,以经典的诗词诵读为例子,教师必须将其中的韵律、思想感情,尽量丰满表现,这样才能感染他们,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从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手段二:配乐引读。许多古诗文均具有节奏感强这一特点,它能和风格相近的音乐相匹配,挑选与诵读作品相适应的音乐能够充分体现古诗文的情感,有利于他们增强记忆。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效运用这一点,用音乐引导他们,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叙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采用了新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他们的经典诵读上。通过这种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能够加快语文教学的改革步伐,并且能够让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对他们的经典诵读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邬靓婵.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朱晓飞.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课外语文,2015(16):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