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黄健昌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影响重大。虽然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但是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才能促使数学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得到提高。

黄健昌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大沙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影响重大。虽然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但是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才能促使数学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71-01

        小学高年级数学在小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教师们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再采用枯燥的教学方式,应该不断地去创新和研究新的教育方式,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们都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并且要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的基础更扎实!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首先,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把过去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上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取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二、进行备课内容的创新
        课前备课是一个探索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准备教学素材的过程。因此,细致和充分备课有利于又快又好完成教学任务,为优化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结合以往备课经验,假如备课内容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中,由于教材的有限性和课堂的封闭性,上课内容难免会单调乏味,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而将多媒体运用教学中,这种现代化教学策略可以极大的丰富课堂内容。本世纪是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多媒体以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为此,利用多媒体实施备课,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寻找素材,借鉴那些优秀教师的备课,在取其精华的同时要去其糟粕。这对于优化教学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促使教学更加生动和乐趣。此外,信息量极大丰富,教师可以全方位和立体化接触更多教育信息,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更加。然而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网络信息过多和过繁,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础上,查阅相关素材,从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


由此一来,会花费教师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有效记忆和高效运用。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能够以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具备学习知识的热情,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授“圆”这部分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实施情境教学法。在备课阶段,就会围绕圆,在互联网上搜集丰富且多样的图片、视频资源,并会将这些资源汇总在一起,放在课件中。在课堂上,首先要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图片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直观性地了解到现实生活中与圆相关的事物。接着,再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视频。视频生动地展现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画面,激发学生兴趣,认真观看视频。视频展示的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关于把汽车的轮子换成其他形状的可以吗?圆具备怎样的特性等问题。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根据学生所回答的问题逐步地展开本节的知识教学,使教学十分的顺利。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开展积极评价,让学生善于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具体到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在提出问题一问一答的互动评价中一连让几个学生回答均不理想,于是怕完不成教学进度,就急于说出正确答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比如,一个中等难易程度的问题,不妨让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回答,请中等或中上等学生补充,再请优生完整、简洁的归纳回答,后请较差或回答不上来的听完后重复回答。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实验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并分析其产生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教学的兴趣和信心。
        结语:
        言而总之:创新教育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小学数学教师要认清形势,紧跟教育发展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任艳文.用生活点缀小学数学教学[J].知识文库,2021(06):43-44.
[2]王迪.探究整体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1(06):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