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方法 马兴文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马兴文
[导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国任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都需要完成数学的学习,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一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遇见很多困难,尤其对于计算题教学来说,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寻找合适的策略来帮助学生精准掌握计算题知识以及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对计算题教学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会明确计算题教学在

马兴文   附城中心小学  5243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国任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都需要完成数学的学习,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一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遇见很多困难,尤其对于计算题教学来说,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寻找合适的策略来帮助学生精准掌握计算题知识以及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对计算题教学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会明确计算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的重要性,接着思考对应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92-01

        引言:
        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会贯穿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因此足以见得计算对于数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发展,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现状是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情况不容乐观,正确率较低,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计算题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思考对应的提高计算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整体质量。
        一、计算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得学校方面开始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讲解,更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计算题教学,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启蒙、也是关键,“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目前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良好地培养,才能够使其日后在解答数学问题方面得心应手,不受计算问题的困扰。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在后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就是计算能力,对于其学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二是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计算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计算表达出来,从而加强书本知识同实际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讲解算理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算理和算法对于计算题教学来说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学生要想真正掌握算法,首先就需要明确算理的内容,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算理对于算法的应用来说是基础,而算法则是对算理的实际展现、总结与归纳。学生如果在不理清算理的前提下就开始算法的学习,就会使其在解决计算问题过程中充满困惑,阻碍其进一步地学习和能力培养。一些学生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只是在机械性地完成计算,仅仅靠记住步骤是不够的,学生也很容易遗忘,教师讲解算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每一步存在的意义,在理解算理时思考算法的应用形式,从而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的编排方面也体现了对算理内容的重视,例如其中就讲解了关于学生对运算道理的理解以及其基本运算技能的培养,学生在领悟算理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创造算法,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简算意识的培养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加快其计算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大量的简算联系让学生养成简算的习惯,从而节约计算时间,同时有效保持计算题的正确率。经过调查以及询问之后,我们发现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都热衷于运用简算,他们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简算意识,通过简算来有效缩短计算所花费的时间,有效展示了简算的优势,使他们也具备了灵活的头脑和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为学生挖掘更加适合计算的方式,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例如,在计算“125×25×64”时,由于数字并不是整百、整千这种易于计算的数字,因此学生如果按照正常的运算顺序计算,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且一些粗心的学生还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讲解如何应用简算来计算,根据经验得知125×8=1000,25×4=100,而计算式中有8和4的倍数64,因此我们就可以将64拆成4×8×2,很快就得到正确计算结果,有效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锻炼了学生对于计算式的观察能力。
        (三)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编写计算题
        之前小学教师在计算教学时往往都是自己掌握课堂动向,给学生固定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解答,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难以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编写计算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主动创造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编写计算题时同自身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乘法模块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父母一个月的工资为多少,计算父母一年的总工资为多少?也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书本的数量、家庭成员的数量等,创建小组进行交流,增强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激发班级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编写能力,让其在过程中领悟计算题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玮.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J].读写算,2021(01):3-4.
[2]王彦梅.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有效性[J].家长,2020(26):145-146.
[3]李靖.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思考[J].新课程,2020(22):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