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李美琴
[导读] 在教育改革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学前教育是教学最基础的阶段,对学生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学前教育属于硬性灌输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所以,现代化的新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做了很大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游戏教学是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游戏相结合,更能体现出新教改的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进行探讨,

李美琴   青海省师范大学幼儿园  810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学前教育是教学最基础的阶段,对学生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学前教育属于硬性灌输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所以,现代化的新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做了很大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游戏教学是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游戏相结合,更能体现出新教改的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30-01

        引言
        游戏课件是一种辅助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教学手段,将其融入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其新颖性、针对性的教育特性,助力于学前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应重视游戏课件实践,立足于幼儿发展需要,根据学前教育课程体制,将游戏课件融入其中,发挥游戏课件在课程教育中的具体价值,进而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质量。
        一、游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指导幼儿园教学工作,2012年国家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对这一阶段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指导,也对科学开展学前教育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它特别指出了要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要根据幼儿在此阶段的身心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玩是幼儿的天性,据此可以把日常的教育工作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这体现了新时期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也能够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由于幼儿本身的学习水平不高,如果不能采用更加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会使幼儿学习的进程变得更加缓慢。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其寓教于乐的过程更能让大部分幼儿接受,在游戏过程中领悟到一些知识,并在游戏中产生自己的思考。
        二、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路径
        (一)转变学前教育观念
        在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重视游戏课件设计以及运用,以游戏课件良好呈现模式,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质量。在有效性运用游戏课件中,需要树立互联网教育思维,以新的学前教育思维,转变传统的学前教育观念,推进游戏课件在学前教育中实践。同时,部分教师在游戏课件运用中,应意识到游戏课件运用的价值性,促进其在自身教育实施过程中运用。最后,学前教育机构根据游戏课件运用模式,教授教师游戏课件设计技能,以及获取游戏课件的渠道,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游戏课件,通过游戏课件实践,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运用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游戏
        游戏包括了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型游戏,主要作用是在于可以促进幼儿认知水平提升;一种是活动型游戏,主要是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手脑协调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点燃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爸爸妈妈找一找”这一游戏,首先让幼儿搜集父母和自己的音视频与照片等,并让每个幼儿上台来讲一讲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讲得好的幼儿,教师要加以表扬与奖励,调动每个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上台讲述,这样可以加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合理规划游戏内容
        游戏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师要进行再学习,吸收游戏化教学的理念思想,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课程中。教师还要一边教学一边总结经验,反思教学存在的不足,做好教学的“复盘”工作,由此完善教学过程。游戏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在进行教学规划时,教师应思考哪些较为枯燥的内容可以转化为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传统的做法是将几何图形画在黑板上,让幼儿进行认读。但重复几次后,幼儿的兴趣度降低了,导致幼儿不能很好地记忆。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幼儿能参与游戏,认读某一区域出现了多少种几何图形,出现的次数是多少。这样,会大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的乐趣,让幼儿既能处于游戏中,又能提高知识水平。
        (四)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来构建课程游戏课程体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目标,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对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要根据幼儿在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需求来系统化地设置游戏课程,其立足点就是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如果条件具备的话可以调动幼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听一听幼儿的呼声与需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给幼儿构建体系化的游戏课程。这对于幼儿的教育意义和吸引力会更大,也满足了幼儿的现实需求。
        结束语
        学前教育的游戏课件设计研究,能将游戏课件运用到学前教育的教学体制中,实现学前教育体制以及教学体系的优化,重构学前教育体制,以教育的有效性实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获取较多生活性、社会性信息,增强幼儿知识、能力生活运用能力,进而彰显学前教育实施的价值。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教学体制实施中,重视游戏课件设计,以游戏课件设计的良好模式,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萍.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天津教育,2019(36):44-45.
[2]徐艳.论课程游戏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情感读本,2019(35):39.
[3]张诗雨.游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35):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