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伍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伍健
[导读]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关于数学知识的游戏,从而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并通过游戏化方式导入新的课程,可以更有效地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游戏化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些均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伍健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岗镇横岭小学  广西  北海  536131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关于数学知识的游戏,从而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并通过游戏化方式导入新的课程,可以更有效地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游戏化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些均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46-01

        在最新一次课程改革深入进行背景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再次被改变,游戏化教学模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主动采用游戏化的模式带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成功地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课堂教学的游戏化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小学生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实现了学习与游戏的充分融合。下面就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怎样让课堂教学游戏化,进行简要分析。
        一、课堂教学游戏化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是自然科学类学科,具有着显著的抽象化、逻辑性强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有一定困难。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大脑中的逻辑性不是很强,对数学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长时间不解决此问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效率也会降低。为解决此问题,需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所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喜欢游戏,主动参加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游戏,通过游戏掌握数学知识,而一些游戏需要学生动脑探索才能获胜,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1]。
        (二)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眼中的教师有一种乏味和刻板的印象。但是,游戏化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更喜欢教师,改变了对教师的印象,喜欢与教师进行交流,会更听从教师的安排,配合教师完成各种游戏任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以游戏规则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完成游戏任务,所以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加充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化的具体策略
        (一)游戏化方式导入新的课程
        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提问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的课程,给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温故而知新。虽然导入效果比较好,可是总是运用这种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就不能让学生提起兴趣。针对此,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新课程导入,用新模式吸引学生关注,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小的游戏,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为学生简单演示一遍,学生会知道具体怎样进行游戏,然后跟随教师脚步进行游戏。游戏之中要涉及到旧知识,也要涉及到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有效地导入新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这种将游戏结合到课堂的导入环节,从小学生的角度去看,不单纯是让他们接触新知识,也是在进行游戏,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和具体化,进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2]。
        (二)游戏多样满足学生的需求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游戏更有兴趣。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获得玩乐的快感,也能享受到游戏成功后带给他们的竞争感与成就感。而玩游戏也不是只有消极作用,也有一定积极作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闯关类型的游戏,让学生参与闯关游戏,感受成功喜悦,进而爱上数学,积极回应教师,主动进行数学练习,通过练习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经过游戏的刺激,学生提高了解答数学习题的速度,反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数学知识更加熟悉,充分地将知识内化,才能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第一课时,为让学生充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闯关游戏”。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各各有20道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习题,每5题是一个关卡,在固定时间内,哪个小组闯关多,哪一个小组获胜。小组成员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小数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关卡中的习题,小组成员轮流进行,类似接力比赛。此游戏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快速调动大脑中储备的知识,并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他们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强调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游戏化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深度挖掘数学教材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或者将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游戏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主动,指引他们对游戏进行思考,锻炼他们的脑力智慧,促使小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他们的创新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得到充分培养。这样一来,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有利于小学生未来发展[3]。
        譬如,“因数和倍数”的总结课堂上,教师运用游戏方式带领学生总结本单元的知识,以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知识的巩固。教师询问同学:“教师带领小朋友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我们班级一共有四十名学生,那么现在想让我们班的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的人数也要相等,还不能有多出来的同学,这样有几种划分方法呢?下面请同学自己思考,大家统计一下,有哪几种分法,每一个小组多少人,一会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学生与同桌讨论,他们说道,分得小组越多,每一个小组的人数越少,我们可以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因数和倍数”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学生将具体的划分方法一一说出来。此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积极思考,综合能力得到强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多种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综合化发展,为他们积累多方面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秀君.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考试周刊, 2018, 000(022):93-93.
[2]蔡兴桥.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2):0108-0108.
[3]徐红叶.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文理导航, 2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