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卢鉴连
[导读]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应该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渗透的作用。本文首先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重点分析,然后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阐述,并分析激励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最后提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故事激励以及个性激励。旨在能够通过多种激励方法促进学生道德水

卢鉴连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城中学  511400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应该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渗透的作用。本文首先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重点分析,然后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阐述,并分析激励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最后提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故事激励以及个性激励。旨在能够通过多种激励方法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37-02

        引言:核心素养视域下德育工作的进行,需要初中班主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个人品质的提升。那么应该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激励工作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取的一定能力和相关品格,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根本进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学生的文化基础部分,包括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学习方法、探究精神等。第二个部分指的是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包括学生自我认识、自主学习等内容。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参与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担当能力等。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予以重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1]。
        二、德育教育内容概述
        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遵守国家法纪、课堂规律、校园规则等,为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而做出努力。通过德育教育工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具有优良的个人素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比如尊老爱幼、善良、勤劳、勇敢、助人为乐等多种好的道德素养。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人理想信念,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国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度,只有国家的富强我们才能够平安地生活。因此,需要为国家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还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环境、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不随地乱扔垃圾,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好。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这样才能够更加阳光快乐。
        三、激励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
        激励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会得到一定的好处,那么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这件事。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时,激励十分重要,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时候,如果班主任夸奖他,那么他就会非常高兴,以后还会继续做这件事,而且会做得更加好。比如学生帮助老人过马路,这件事被班主任知道了,班主任在开会的时候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夸奖他,并且鼓动全班学生鼓掌,在这种激励下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荣誉感,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多做好事的。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法为班级学生树立好了榜样,对其他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全班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励还可以有效丰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形式,让工作质量变得更加有效,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2]。
        四、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分析
        (一)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指的是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鼓舞学生继续努力做事。初中生都具有热心肠,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励来激发学生这种良好的品质,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有一次教师看到班级中有一名同学没有来,询问了他的同桌以及与他关系好的朋友,大家都不知道他去哪里了,后来联系到了学生家长才明白当时的情况,这位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在马路上摔倒了,当时周围有很多人,没有一个人去把他扶起来。这位同学感到很生气,二话不说,上前把老奶奶扶起来,正巧当时家人来到,认为是他撞倒的老奶奶,不由分说地让他赔钱,最后老奶奶给证明才摆脱了老奶奶家人的纠缠。当这位同学来到班级时,所有的同学都起来为他鼓掌,赞扬他做的事情是正义的。作为班主任,班主任和学校商量为其见义勇为的精神点赞,准备1000元人民币作为奖励,从而对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行表扬。在开表扬班会时,班主任对这位同学的做法表示点赞,这样可以制止社会不良风气。但是同学们在做好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因为大家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再次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可以拨打110,由公安部门来进行处理,这样不但达到了见义勇为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3]。



        (二)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指的是运用精神方面鼓励的行为,从而能够促进人们继续做某些事。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利用精神激励的形式对学生的好人好事进行激励,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有一次,班级里举办活动,活动主题是爱国情怀,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到讲台前进行演讲,最后通过评委打分来选择演讲最佳的学生。通过爱国情怀主题演讲比赛的举办,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渗透爱国思想,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为了能够烘托演讲气氛,要求板报部门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些关于爱国的图画还有文字,班级中挂满了气球,同学们手里都拿着小红旗,还有的同学将红旗卡片贴在脸上,非常有活动的气氛,大家一个个精神抖擞,都准备好了来进行演讲比赛。这时候一位同学指出了另一位同学的错误,他说这名同学在国旗上乱画,应该对其进行教育,这是对国家的不尊重。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保护国旗,而不是在国旗上乱写乱画。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了这位同学,当然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批评,并且对大家进行教育,爱国不要停留在口头上,演讲虽然能够表达我们爱国的心情,但是爱国更要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上。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给他颁了一个奖——祖国忠实粉丝奖。通过这个奖项的颁发,既可以起到激励同学爱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班级学生向他学习,将爱国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学校的板报中还公开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从而作为全校爱国行为的典范,对全校师生都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4]。
        (三)故事激励
        故事激励指的是运用经典的历史故事来进行学生德育教育激励,这样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情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方面的了解,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些表现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历史小故事进行班级分享,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从而实现故事激励作用。为了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成为德育元素渗透的主角,这样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内容。班主班可以在班会时间举办良好个人品质的故事大赛活动,要求每个人都准备一个小故事,然后在讲台前进行故事的讲述。讲述的故事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正面故事,也可以讲述一些反面教材,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水平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鼓励学生讲出更好的故事,班主任明确讲故事后需要学生进行投票,每个人只有一票的权利,但是不能投给自己,最后获得票数最高的三名同学都能够获得班主任提前准备的礼物。其中有一名同学讲述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是两个故事叠加起来,他说:“古代有一个人特别出名,他叫商鞅,在执行变法时,他深切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所以他张贴告示,如果谁能够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会赏金50,大家都不信,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可能赏赐这么多钱,都没有人来搬木头。最后出现一个人,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果然奖励了50金,大家看到了都对商鞅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其言而有信。后来商鞅的变法非常成功,因为大家都对其产生了信赖感。还有一个故事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哄美人开心,经常会点燃烽火,这样国家的军队就会来相救,发现其实是皇帝开玩笑,皇上失信于大家。后来敌人真的来了,周幽王点燃烽火后已经没有人来了,这就是失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位同学的故事讲述得非常好,既能够从正面阐述诚信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从反面说明失去诚信的可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四)个性激励
        个性激励指的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中,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喜好来进行相应的激励。有的学生喜欢唱歌,如果该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质时,班主任可以与音乐教师商量,免费为该学生上一堂基础音乐课,从而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愿望。对于喜欢体育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进行物质奖励时,送给学生一对杠铃或者健腹轮等健身器材,从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喜欢跳舞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送给学生一套练舞视频,帮助学生学习舞蹈。通过这样的个性激励能够针对学生最喜欢的事物进行激励,能够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激励时,一定要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兴趣爱好进行激励,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激励目的,从而有利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的学生十分热心,喜欢帮助别人,班主任可以让该学生成为乐于助人的德育教育典范。有的学生喜欢跟别人一起玩,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班级团结友爱的典范,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激励,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5]。
        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而德育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若想要培养人才,就应该让其德才兼备,道德素养的培养更应该在文化素养的培养之前。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德育教育工作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班主任应该有效应用激励策略来实现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物质激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对物质奖励来明确是非,培养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精神激励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法,可以树立班级榜样,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班主任可以采用故事激励、个性激励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从而能够刺激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学习,实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智慧,2019(12):32-32.
[2]庞宝声.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2):16-16,18.
[3]杨婷.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的途径分析[J].亚太教育,2020(2):29-29.
[4]陈文深.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探讨[J].人文之友,2019(23):159-159.
[5]李艳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20(8):286-286,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