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外阅读实施新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吴芳
[导读] 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实施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将课外课外的资料有机结合到一起;也要带领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强化阅读的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创新力,实现全面发展。

吴芳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岗镇三东小学  广西  北海  536131
【摘要】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实施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将课外课外的资料有机结合到一起;也要带领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强化阅读的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创新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外阅读;实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69-01

        课外阅读是小学时期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统编教材中,已经将课外阅读设计成具体的课程内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外阅读,积极运用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提升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另外,小学阶段时学生形成人格的核心时期,更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习惯的重点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看重课外阅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了解更多语文知识,扩充知识量,也丰富他们的思维,为后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得到的正确指导较少
        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丰富多样,有图画书,有名著,有科幻小说等等。这就让缺乏阅读经验的小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选择。有一些好奇心强、学习经验少的学生,就会盲目选择,加上教师和家长很少能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他们会倾向于那种色彩鲜艳、有着多样图画的图书,或者一些仅仅以搞笑内容为主的图书,这些书籍的教育作用不大,学生阅读此类数据学习到的知识比较少,甚至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负面作用比较大[1]。因此,语文教师不单要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还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些正确的图书;家长也要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防止不适宜内容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课外阅读积极作用较弱
        当下,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更加关注课内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而实际上,单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需求,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获取更全面的发展[2]。但是,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不明显,学生局限在教材内课文的学习,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积累的课外文学知识比较少。
        二、统编版教材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科学运用“快乐读书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中,一个强大的动力就是阅读兴趣,其能够影响到阅读人的阅读效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进而通过课外阅读,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统编版教材中,设计了“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教师科学利用此部分内容,为学生展示阅读材料,深化学生对阅读快乐的体验,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进行阅读。“快乐读书吧”这一环节,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也非常丰富,图文并茂,可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提高阅读的兴趣,教师才能顺利推进课外阅读教学。



        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快乐读书吧”一课,教师从本课的主题“阅读童话故事”出发,用话题进行导入:“同学们,欢迎来到快乐的读书吧,今天老师与你们一起进入奇妙童话王国。先看一下多媒体显示屏,然后告诉老师,这些图片都是哪些动画片。”展示出《熊出没》、《猫和老鼠》、《白雪公主》等图片,学生抢着回答。之后,教师说:“今天,老师要为同学们介绍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拇指姑娘》,阅读故事之后,告诉老师,你们喜欢拇指姑娘哪些地方?如果你是拇指姑娘,你会怎样做?”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阅读《拇指姑娘》的片段,感受充满童趣的故事。运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和体验的方式,激发出学生对于《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带领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将自己融合到故事中,进而锻炼他们的想象力,提升阅读能力。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使用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尤其是阅读教学,教材课文为主。教材上的文章优美、质量高,有着高度的典型性格和代表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可是教材内容毕竟有限,也就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不利于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所以,应结合课外阅读,将课内外的文章结合到一起,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教师可将教材中“快乐读书吧”建议的课外阅读文章,与课内的文章进行融合,带领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积累更多课外的知识[3]。
        例如,三年上的“快乐读书吧”建议学生阅读《丑小鸭》,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学生在阅读故事的时候,了解到丑小鸭悲惨命运和遭遇,产生了对其他童话故事的兴趣。教师则可以为学生选择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以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或者教师先为学生提供《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这是一篇典型的中国寓言故事,之后为学生提供国外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预言》等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一边理解其中深刻道理,一边拓展了小学生的眼界,积累更多知识。
        (三)组织小组阅读活动,提高课外阅读的深度
        小组合作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此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语文的课外阅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提升课外阅读的深度。教师将班级的学生分成4个人的小组,为他们不知课后阅读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为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每个小组之间相互检查,教师随机抽小组进行检查。
        例如,“小故事大道理”的课外阅读中,教师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阅读一个故事,并将这个故事体现的道理说出来,第二天的时候进行检查。小组合作阅读中,有的同学负责提供书籍,有的同学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阅读困难,有的则用笔为同学做记录,然后大家一起总结故事体现的道理,一起讨论和总结,第二天的时候讲述给其他组的学生。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也积极进行阅读,阅读能力提升,有着双管齐下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完成统编版教材的课外阅读教学任务,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并组织个性化阅读活动,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深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国胜, 周席岳. 统编教材体系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0(2):23-23.
[2]马治香. 依托统编教材,助力课外阅读[J]. 新作文:教研, 2019(12):0147-0147.
[3]李晓兰. 领会统编教材编写理念,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J]. 求知导刊, 2020, 000(00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