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梁嫒
[导读] 学会合作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立足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今的幼儿都是家里的宝贝,存在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流分享,更没有合作意识,那么在幼儿园教育中就应该体现对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且渗透在幼儿的学习中、生活中和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进而愿意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中去。

梁嫒   灵山县武利镇中心幼儿园  广西  钦州  535427
【摘要】学会合作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立足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今的幼儿都是家里的宝贝,存在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流分享,更没有合作意识,那么在幼儿园教育中就应该体现对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且渗透在幼儿的学习中、生活中和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进而愿意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中去。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65-01

        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要从关注幼儿的性格方面入手,用各种方式来培养不同幼儿的良好的性格,进而让他们愿意去参加集体活动,喜欢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体会互助互利的快乐。那么在集体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来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培养。
        一、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性格,对待不同性格类型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顽皮的幼儿,要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幼儿意识到自己不当之处,并加以改正,使其清楚的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于自卑性格的幼儿,要多创造实践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对其进行鼓励,给予充分的肯定,提升幼儿自信心;对于自私任性的幼儿,要教育其学会分享,分享自己的玩具、图书,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在相处过程中,要能看出幼儿的内心想法,了解幼儿的性格类型,拉近师生关系,找到教育幼儿的方向,因人施教的对幼儿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
        二、对幼儿合作机会的创造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有意义的合作机会。可以在创建各种活动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让幼儿分组进行,再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或者可以在一个大环境下,让幼儿小组成员互相商量,自定义主题,让他们自行分配任务,共同完成;也可以通过组织需要多人合作才能玩的游戏来创造机会。
        例如,可以组织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就需要幼儿之间相互配合,无形中创建了一个合作机会,因为幼儿都想要扮演老鼠和猫,不想拉圈充当“围墙”,这时可以提醒幼儿要换位思考一下,愿不愿意自己总是充当“围墙”,如果自己不愿意说明别人也不愿意,所以在这个游戏中,让幼儿明白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
        三、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过程
        想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幼儿明白,与人合作带来的益处是什么,为什么要与人合作,在引导中让幼儿明白,从而自发的去尝试合作。
        让幼儿明白,与他人合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使自己和他人都从中得到利益,而这样的结果是靠一个人而无法完成的。例如,四以让幼儿共同打扫卫生、一起叠被子、一起收拾物品等活动。



        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表现行为,及时的给予肯定,例如,你们配合的真好,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气、微微一笑的面容、翘起的大拇指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在活动过后,启发幼儿讲述合作时的感受,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幼儿活动中的不良行为及时作出引导,鼓励幼儿学会与人友好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怎么样去和别人合作,怎么样让合作进行下去。在反复的合作中,清楚的明白合作的必要性,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出幼儿的合作意识。
        此外,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在幼儿心中是极其有威信的,因此教师之间能否互相配合,通力合作都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打扫卫生时,一名教师在收拾座椅,另一个主动帮忙擦黑板,扫地;带幼儿吃饭时,老师合作带幼儿入座,分发碗筷,盛饭等,这些都在无形中给了幼儿积极的榜样,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下拥有合作的意识。
        四、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过程
        幼儿的年龄阶段较小,还未拥有思考合作方法的能力,所以老师如果不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出现混乱的场面,使得合作效果不理想。
        例如,在一起搭积木游戏前,组织幼儿一起商量要搭什么样的积木,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搭积木时怎么分工,有了矛盾要协商解决,不能一个人一意孤行。当同行的小伙伴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帮忙,帮助他搭建或者一起找其他小伙伴求助。不能发生争吵,要互相谦让,最终搭好积木。通过这样的手动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的完成游戏,学习合作的方法,以后自发的表现出合作的行为,更深层次的学会合作。
        只有学会关心他人、照顾他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才能更好的提高合作能力。幼儿在家人的关心爱护下长大,不懂得怎么对别人表达善意。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幼儿。例如,讲述《三个和尚跳水喝》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用一根筷子不易断,十根筷子难折断的实例说明人多力量大。再通过“大扫除”活动,教会幼儿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帮助同伴解决问题,积极教导幼儿主动的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生活中,有幼儿出现问题,需要帮助,首先鼓励他去向其他人寻求帮助,再鼓励其他人积极主动给予帮助。
        五、总结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使幼儿终身受益,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善于与人交流的性格,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在与别人合作的条件下,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会他们一些合作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合作带来利益,以便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
        幼儿的教育很重要,应该受到重视,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性格特征来引导教育,为幼儿的成长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巧叶.论幼儿教育中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中街幼儿园2019年(08)
[2]张燕萍.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福建省德化县城东幼儿园2019年(12)
[3]李雅燕.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甘肃省临洮县木厂幼儿园2020年(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