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黄潇逸
[导读] 新课改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逐渐深入推进,对于小学的音乐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响应和落实全国体育艺术2+1项目,小学音乐课堂中引进了乐器教学,采取有效的方式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是推进小学音乐创新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改下有效开展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黄潇逸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新课改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逐渐深入推进,对于小学的音乐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响应和落实全国体育艺术2+1项目,小学音乐课堂中引进了乐器教学,采取有效的方式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是推进小学音乐创新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改下有效开展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乐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95-01

        前言:小学音乐新课标对于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十分关注,主张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体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实践参与中,引导学生学习演奏乐器,正确掌握乐器演奏的方法,例如口琴、竖笛等乐器,都是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中的常用乐器,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改革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课堂教学更加灵活。
        一、合理选择乐器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面对的学生年龄较小,运用乐器进课堂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习惯、成长规律、年龄特征等,合理选择进课堂的乐器,让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接触适合自己的乐器,学习演奏乐器,才能够将学生的乐器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在一年级的音乐教育中,乐器进课堂模式下教师选择乐器时可以考虑碰铃、响板等打击类乐器,因为此类乐器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快上手,更适合小学一年级年龄小的学生,不需要特殊的演奏技巧,只需要经过击打练习就能够逐渐掌握打击演奏的技巧和方式。由简入难,让一年级的小学生从打击类乐器开始认识简谱,学会掌握节奏,提高节奏把握的准确性,逐渐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为后续继续学习其他乐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年级音乐课堂上可以引进竖笛,将其作为小学生学习乐器的启蒙工具,三、四年级可以将口风琴引进课堂,逐渐开始学习吹奏类的乐器的演奏技巧,五、六年级以学习演奏葫芦丝为主。乐器进课堂教学逐渐显现出了乐器课的专业性,在循序渐进中实现简单乐器到复杂乐器的过渡,由低年级时期学生掌握乐器基础知识,为后期在高年级学习乐器夯实基础,才能够更容易地学会乐器的演奏技巧。强调乐器进课堂的阶梯式特点,引导小学生由简入难,逐渐掌握乐器的演奏方式,围绕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选择乐器,落实乐器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改革[1]。



        二、精选演奏曲目
        新课标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音乐课堂上将歌唱、乐器以及欣赏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而不是使某一部分的音乐教学活动独立进行。乐器进课堂的小学音乐课程同样也是如此,乐器进课堂和小学音乐课程本身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延伸了小学音乐课本的内容。因此在乐器进课堂的教育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立足于音乐教材,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的分析后,精选演奏曲目来进行学习、演奏、欣赏和歌唱。根据对各个不同年级音乐教材中具体内容的分析,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展开乐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保证选择的曲目和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相符合,使用合理的乐器来演奏精选的曲目,将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参与乐器演奏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后续学生掌握乐理知识和旋律打下基础。以小学人教版音乐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教学活动为例,这是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第四单元影视音乐中的一首曲目,若是采取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通常难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结合五年级学生适用的乐器,将葫芦丝引进音乐课堂,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演奏能力。让小学生学会使用葫芦丝来为“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伴奏,有感情地进行歌曲的演唱、伴奏和欣赏,小学生能够形成对歌曲情感的深刻理解,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2]。
        三、关注学生个体
        乐器进课堂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探索中,教学基础就是要帮助小学生学会识谱,在识谱练习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更好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和乐器的演奏。小学生有着明显的年龄特点,不仅如此,小学生个体在音乐基础方面也存在参差不齐的能力差异,有些小学生已经接触过课后兴趣班中的乐器学习活动,有的却完全没有接触过乐器。因此教师要强调个体化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乐器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在识谱教学活动中,通过范唱歌曲,让具有乐器演奏基础的学生为课堂伴奏,对于没有乐器基础的学生,则可以让其在识谱学习的过程中练习演唱。教师辅助学唱的学生进行校音,这一过程中,乐器伴奏的学生也可以与演唱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完成歌曲的歌唱和演奏活动。教师要以精细化的讲解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示范和指导,结合集体训练加个别训练,帮助小学生能够学会曲目的演唱和乐器的演奏[]。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于乐器进课堂愈发关注,为了突破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传统局限性限制,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应拓展更广阔的音乐教育空间,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可行的乐器进课堂音乐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乐器,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实践探索中,打开小学音乐教育的新局面,用充实、完整的乐器进课堂教育,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利.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0(40):86.
[2]蔡丽.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让小乐器进课堂发挥大作用[J].新课程,2020(35):75.
[3]丁润今.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常规课中的实践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