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李静
[导读] 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整体的构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们对于教育教学上的方法策略也有着新的探讨,其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很好的通过列举数学知识框架,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具有连贯性与简单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更加充分的开展数学的教学。

李静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紫薇小学713500
【摘要】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整体的构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们对于教育教学上的方法策略也有着新的探讨,其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很好的通过列举数学知识框架,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具有连贯性与简单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更加充分的开展数学的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87-02

        引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小学生进而数学学习不仅要加强其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框架,能够解决包含多种知识点的实际数学问题,培养具有复合型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四年级正处于向小学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并非针对成绩这一单一标准进行关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能够有计划的制定教学任务,利用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进行详细的整合,进而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与此同时,即使也可以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让学生在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中产生更有效的思考与探究,进而使得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以提升。本文中,将详细的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的引用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的讨论,希望能够给予各位同行以借鉴。
        一、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众所周知,不论是哪一学段的数学教学,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位置,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中更是如此。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也要求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能力,以此才能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良情绪。因此,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理解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反过来学习数学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这两大能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形式,就是通过强大的逻辑将繁多的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联与指引,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形式上体现出来。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更习惯于通过单向的数学传授,或者单向的进行数学知识难度的递增,很少对数学知识进行横向的扩展与延伸,这就导致小学生不能够充分的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只能够应对一些单一的数学问题,对于设计到多种数学知识点的问题就很容易产生错误。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在课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新旧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在课中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重难点知识进行拆分,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梳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与能力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育教学中,高效的课前预习一定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思考与探究,进而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课导入,能够让学生更轻易的接受新知识,而不会感到更多的困难。并且教师通过构建合理的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充分的了解新旧数学知识,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展示一些新颖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认识更大的数》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算盘的形式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与判别不同数位所代表的不同含义,通过以往学习的一些较小的数,让学生尝试对繁多的数目进行概括,进而导入新课,学生也能够更好的了解不同数量级的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区别大数与小数,教师也可以通过采取用不同体型的动物来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等等,这样能够更好的带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在区分不同体型的动物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数产生感官上的体验,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也可以更好的学习新知识,通过对同级知识的纵向与横向延伸,能够体现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课中突破教学难点中的应用
        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情感认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让小学生掌握问题探究与解决能力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进步。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中的重难点探究与解决,能够在帮助学生更详细的展现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对问题产生思考与解决的动力,学生会更加全神贯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从而培养与提升其自主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课程时,学生只要知道有几条边就可以判断是三角形或者四边形,但是教师在让学生学习理解三角形或四边形的边角性质,或者让学生通过固有的几条边进行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构建时,学生就会产生困难。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思维导读的形式进行图形的学习与认识,以及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进行辅助,通过动态的演示对图形的边角性质进行讲述,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分辨三角形与四边形。另外,在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在通过边角的旧知识巩固之后,也要注意能够让学生对多边形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现思维导图在分解数学重难点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课中遇到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更好的拆分与理解,尽管如此,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能力不足的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上同样也能够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而对于基础良好的学生,也需要在课后复习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了解。并且,通过思维导图,也能够在课后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锻炼其实践能力。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观察物体》这一课程进行课后复习时,此时学生已经对三种视图在理论与实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而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引导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三种视图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让学生通过其中两种视图更加准确的判别第三中视图,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到任意两种视图与第三种视图的关系。进而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复习,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构建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体系。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利于让提升其实践能力,通过对物体的反复观察,也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解释与掌握。
        结语: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能够充分的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更好的体现出来,这样实际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全面,并且自身的数学探究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以及数学思维方式也会得到较强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平稳通畅。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解决重难点、课后复习梳理,都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升其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米国华.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32).
[2] 赵琴.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7(7).
[3] 覃永翔.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 2017(3):00064-00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