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于浩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于浩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后浇带对于一些因结构及功能要求不便于设置变形缝以及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的工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身份证号码:32092519920108xxxx
        摘要:建筑施工后浇带对于一些因结构及功能要求不便于设置变形缝以及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的工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变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的需要,后浇带保留一段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施工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结构竖向刚度变化较大、区域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少温度应力等问题。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师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构超长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处理超长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解决内外通用的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常用的做法之一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裙房之间,也常常使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两种施工后浇带,前者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后者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
        1 后浇带的施工
        施工后浇带的做法: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起来,使两侧的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在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两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2个月后浇注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有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缝。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钢筋被压弯、踩弯。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易于温度适宜阶段浇筑,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后浇带所在跨的模板顶撑应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后方可拆除。
        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对于收缩后浇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宜少于45天到60天,通常认为这时候的混凝土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80%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一种方法为待两侧结构主体封顶,大部分墙体荷载形成后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在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另一方法为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或两侧主体结构沉降变形趋于稳定时,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除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2 后浇带的质量控制
        2.1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是最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常见问题是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处的模板便只能连同其它部位模板一同拆除,甚至有些底层模板拆除后上层主体混凝土还正在施工。这样做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处,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有些该部位钢筋也可能设计为断开),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跨度越大,则1/3跨越长,悬挑越长),在上面各种荷载及自重的作用下,等于给后浇带两侧构件施以向下的预应力,若遇到配筋及截面尺寸都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则有整体断裂的可能性。针对这种情况有些监理工程师,可能要求施工方对该部位重新支顶,施工单位便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其实,拆模后(因混凝土未浇筑),构件钢筋已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再次支顶,已经远远达不到未拆时的效果,反而在构件局部形成支点,同样改变了构件的受力状态。监理对这种情况应做到事前控制,模板验收时对没有形成单独支设的应要求施工方及早整改。
        2.2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形式,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但其缺点为:因均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布置,容易引起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导致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接缝处贯通裂缝的产生。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首先,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措施,杜绝那些野蛮施工方法,也应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易跑模、漏浆。其次,优先考虑使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方便,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
        2.3混凝土配制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包括膨胀剂的用量,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由实验室通过试配确定,应开具配合比单,施工方对照配合比单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拌制。监理对外加剂的进场也要进行及时检查,防止使用过期、劣质、没有出厂合格证的外加剂。
        2.4浇筑时的质量控制
        在浇筑前应对两侧的接缝进行提前清理并湿润、刷素水泥浆,清除积存的建筑垃圾、积水、松动石子及浮浆等。对钢筋锈蚀的应用钢丝刷进行除锈。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浇筑现场留置试块,具体包括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以及有掺外加剂的抗渗试块等,以验证混凝土强度。振捣时在两侧接缝处不能过振,以免引起已浇筑混凝土与钢筋脱裂。后浇带施工中,监理应做好旁站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总之,后浇带是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部位,必须提高重视。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施工后浇带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后浇带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强.浅谈地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9期
        [2]缪新.浅析城市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房地产导刊》.2014年35期
        [3]牛红梅.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设置及施工质量控制探究.《甘肃科技》.2015年10期
        [4]吴志强.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2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