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局 广西桂林 541799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在此过程中生产生活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农村的饮水安全不断地受到威胁。因此,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设计成为了目前的首要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主要是由水源工程和配水工程等构成。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使人们对各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饮水安全问题备受瞩目。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建后的运行管理已经成为农村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1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
1.1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1)前期工作不够细致。考虑到受水源条件限制、农村居住分散和自然条件复杂等原,目前农村饮水采用单村、单屯供水或分散供水的工程较多,工程规模偏小,造成水源工程供水可靠性不高,尤其引泉工程,干旱年份供水保证率不高;此外,由于受资金限制,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一些小的饮水工程缺少水源保护设施及消毒设备等,加之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待提高,破坏水环境的不良现象仍有发生。2)工程控制不够严格。农村饮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监督、监管难度较大,工程施工条件较差,工程质量很难控制,尤其是进户管线,由于是居民自己施工,质量很难保证;此外,受施工占地协调、电力设施手续办理等影响,导致部分工程工期滞后。3)责任制落实不到位。①缺少监督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②仍需进一步完善供水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③产权归属需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合理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1.2农村供水管理比较混乱,无具体可行模式
就某供水区域来说,既有管理到村,又有管理到组(屯)、还有管理到户。政府与水管部门未做明确规定,供水区域也未摸索出切实可行模式,导致管理不统一,专业管理人员短缺,管理方式混乱,复杂,不统一,不专业。
1.3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施工团队并没有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建设施工管理制度,这也使得施工管理工作的展开经常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直接导致了责任分配不够明确的情况出现,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此外,还有一部分工程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较差,对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不够明确,导致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展开流于形式。
2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强化建设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与多部门联动制、群众参与式建设制、多元化建设主体制。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工程建设,建立起工程多元化建设体系,从工程设计、资金保障、实施等方面抓好保障,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确保饮水安全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建设完成。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与多部门联动是工程能够“落地”的根本保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要逐级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层层传递压力推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完成。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实施负主体责任,承担工程建设组织落实和工作协调,负责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例行会等具体工作,加强对各部门的督促、监管与考核。
发改部门按相关规定负责项目立项审批,财政部门负责建设资金的落实保障,国土部门负责工程建设征地的落实和审批,水利部门负责工程设计、建设实施和建后管理责任主体的落实,卫生部门负责水质检测和提升水质有关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水源保护建设。通过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有效联动,实现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稳定”。
2.2强化岗位管理责任
加强水厂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熟练掌握水厂设备操作技能和管网维修管理水平,加大日常巡逻检查,对用水区域内供水管道,检查井,水表,水龙头等供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认真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特别是对个别用水户裸露在外的供水管道,检查井、水表、水龙头等供水设施要尽快采取包裹,覆盖等防冻保护措施进行保温处理。以确保年末岁首期间自来水供水保养良好,供水正常。真正让老百姓用上正常,便利,安全的自来水。
2.3 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机制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在展开安全用水工程建设施工的时候,要想保证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应该根据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机制,对相关施工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定,进一步提升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力度,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此外,当地政府部门还应该提升对供水设施的保护力度,将责任准确分配到各个部门。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农村饮水情况进行定期跟踪监督,从而保证人们的用水质量符合标准,这样才能使长效管理机制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4建大并小,改善水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水利部着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让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截至目前,全国超过8成的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水质明显改善。指导各地以省为单元,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复后实施。合理确定规划目标任务,并层层分解至各个年度和市县,省级目标任务纳入国家相关考核范围。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指导各地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和扶贫资金,积极利用专项债券、银行贷款、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落实工程建设资金,扎实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对需要改水的地区进行全覆盖水质检测,编制改水工作方案。加快饮水型氟超标和苦咸水改水工作。通过实施水源置换、净化消毒、易地搬迁等措施,完成了约1000万农村人口改水,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苦咸水问题将在年底前得到全面解决。强化水质保障。联合生态环境部推进农村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目前8成以上的农村万人工程水源保护区已经划定。加快完善千人以上水厂的配备和规范运行,提升水质保障水平。
2.5进一步引起高度重视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乡镇和村社等基层组织都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责任意识,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问责机制和供水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同时,要树立让群众满意的思想,特别是对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群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套用政策标准,要体现人文关怀,确保群众有水喝,有安全的水喝。
结语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供水优先,近远期结合”的原则,逐步配套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保证村民吃上安全水,同时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为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向“安全型”、“稳定型”转变,有必要加强饮水工程建设后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赖福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22(1):255-256.
[2]廖中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中国水利,2017,20(14):51-52.
[3]张燕楠.榆次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探讨[J].山西水利,2019,35(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