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塔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塔河县 165200
摘要:“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因此“三农”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可见,“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转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得不到合理的安置与疏导,农民素质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农民负担依然过于沉重。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实施;乡村振兴;“三农”问题
如今,不少记者在多年的从业当中有自己熟悉的行业,乐意在这个行业中深耕,成为“专家型记者”。比如,专门跑党政机关的时政记者,对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非常熟悉,专门跑财政经济部门的记者,对于经济发展趋势比较敏感,而笔者做过三年涉农新闻的记者,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和涉农部门打交道,每周都要下乡二三次,对农村产生了炽热的情感,感受到从事农业的苦与乐,更感知了农民的辛勤付出与收获。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就如何做好涉农新闻和同行分享。
1、我国“三农”问题的特点
1.1“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
“三农”问题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人多地少”一直是我国农村的一个特色,目前全国有农村人口近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其中农业人口达7亿。从农村人口数量和比例来说,我国这一情况都可谓是举世无双的。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得到安置和分流,而不能再滞留于农业和土地上。同时,粮食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我国至2030年粮食需求约为6.4亿吨,但在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粮食的供需平衡,却是一个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此外,农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地矛盾,一方面是生态环境恶化,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2农民善分不善合
农民合作是提高农村产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农民却有着“善分不善合”的显著特点,在合作精神上远远不足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我国农村厚重的农庭观念和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得合作精神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要想过渡到西方人的合作精神需要一个质的突破。我国目前这种以血缘和亲情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合作方式,还远非现代农业所需求的合作。面对“家庭”所产生的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但要由国家和社会来代替家庭的大部分社会经济功能,却并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1.3乡镇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
当前,乡镇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实际上我国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的很多问题,都在实质上与乡镇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直接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关系着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消除。乡镇问题,实质上是我国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突出了我国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不对称,权利系统的不均衡,作用形式不规范国,目标取向不一致,财权与事权脱离等问题。
2、“三农问题”的由来
2.1中国政策是“三农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
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不均衡发展战略,不均衡发展战略造成了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发展不平衡的同时,也造成了行业的发展不平衡。建国以后,我国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不惜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和农业税两种形式,从农业中抽取大量的资金发展城市。与此同时,国家为了发展资金密集型的城市大工业,国家又不得不建立一套排斥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市二元结构态势逐渐明显。
“城里人”“乡下人”两者之间逐步产生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农村在政策的照顾和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有了先天的不平等。
2.2中国文化是“三农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如果非要对我国今日的农民进行褒扬的话,应该有两个词最为贴切: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听到“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的苦训,他们为了生存,一辈子埋在土里,天天重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从来不会仰起脸来看看前方,欣赏一下美丽的天空,他们经过千年封建思想的洗礼,已经形成了目光短浅、思想保守的典型老农形象。因而,二十几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春风至今还没有把他们吹醒,一些腐朽的封建思想仍然束缚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三农问题。
3、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方法
3.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优质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保鲜、运销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放手发展价值高的经济作物。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名牌产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3.2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加大基层政府改革力度,减员增效,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从过去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转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职能。要精简和优化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积极扶持农村商品生产经营,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农户自愿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有效的農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农村用水用电乱收费、报刊摊派、各种要农民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活动等专项治理整顿。
3.3建立完善农村教育机制,劳动用工机制,增加就业率
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9年免费义务教育;同时,设立农民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对青壮年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应加快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分割,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从法规制度上为农民就业和有序流动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发放保障机制,彻底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务工农民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积极探索建立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3.4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投入,保障包括农村贫困老年人在内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助标准,加大农村医疗救助投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疾病防疫监控体系,防治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加快农村卫生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农村医务人员准入关,健全农村药品供应制度,保障农民用药安全。降低农民就医费用,为农民提供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保证农民安全就医。
4、结束语
综上而述,虽然我国三农问题异常庞大、复杂,其形势严峻,给人一种沉重渺茫、险象环生的感觉,但只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空间,趋利避害,扬长去短,发挥优势,农业、农村、农民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18(02):50.
[2]凌经球.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7,33(0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