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丁芸
[导读] 摘要:特色文化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发挥村镇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特色小镇带动农民的转型发展。
        淄博市临淄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特色文化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发挥村镇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特色小镇带动农民的转型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特色文化小镇的发展要突出文化的特色,同时要积极利用文化优势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展业,继而为社会民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文化;小镇建设
        引言:特色小镇融合了区域特色产业、地区文化、物种生境多样性和温馨生活等多个方面,是生态产业科学发展的一个综合体系。小镇生活污水处理环保技术的应用是区域自然生态修复措施普及的体现,采用厌氧池和好氧池相结合的技术处理工艺,生活污水中的多种有机物能够相对较好地去除干净,并脱除大部分的氮磷,再经人工湿地池进行深度处理,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和氮磷被人工湿地池内植物吸收,从而使污水得到高度净化,达标排放、循环使用。
        1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特色文化小镇的重要性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的不断提升,城市与乡镇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体现了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果说将乡村振兴战略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为了发挥乡村生态、文化、民俗、产业等多方面的优势,要注意调动乡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乡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与产业活力,加快构建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有效机制。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借助一个坚实有力的载体,而特色文化小镇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及“有利抓手”,通过建设特色文化小镇,有利于从空间上、形式上进一步整合与凝聚特色的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小镇还能够加快承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以及生产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集聚与转移,同时特色小镇还可以成为吸引城市资源要素,满足城市地区居民的消费与生活需求,承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外溢,为城市人口提供“乡愁”经济,也使农村人口能够认识城市和融入城市生活,继而真正推动城乡融合趋势的增强,实现城乡的密切交流,有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2特色小镇的特点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小城镇的概念,还是生态产业科学发展的一个综合系统。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民生、环境都要产生良性影响是特色小镇科学、有效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和终极目标。特色小镇是融合了区域特色产业、地区文化、物种生境多样性等多个方面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产业、宜居、良性持续发展的综合社区系统。其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和维度:其一是特色生态小镇文化要有特色,产业及生活应用的环保技术要有特色,管理运行机制要有特色并且整体带动、良性持续运行。其二是环保、产业、技术、文化、旅游、宜居等多种功能协同复合。其三是小而精、温且馨,地域形态较小,居住环境温馨、优美。小镇规划面积一般在3000平方米以内而且生活自然环境至少要达到国家规定的3A景区标准的要求,如果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小镇则要达到当前国家规定的5A景区标准要求。其四是要在坚持区域生态协同环保、“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评价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区域市场化运作发展。
        3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有关原则
        3.1尊重地域文化特征的建设原则
        在建设特色小镇景观时,需要加强重视地域文化,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及风俗习惯,并据此合理地设计特色小镇景观,同时还可以将当地的特色文化合理地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呈现当地的文化特点,还能够避免地域文化出现“边缘化”的情况,实现了有效保护特色文化,提高了整个特色小镇景观的文化内涵。
        3.2尊重生态环境气候的建设原则
        若想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合理地设计与建设特色小镇景观,就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够通过景观建设充分展现地域文化,进一步提高景观的建设质量。

基于此,要重视当地生态环境及气候,这与特色小镇景观的建设有紧密联系,它关系到整个特色小镇在大环境下的格局规划及相关植物群落的划分。因此,在建设特色小镇景观时,要注意当地生态环境气候与景观之间的协调性,设计人员可以参照温湿度、降水量等多种因素,科学规划小镇的建筑及植物景观。
        3.3尊重区位地理特征的建设原则
        在不同的区域中会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在设计及建设特色小镇景观时,应考虑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并有效地结合景观建设,可以通过景观呈现当地的特色地理环境,也可以组合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能够使特色小镇蕴含更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能充分地展现当地特色,提高特色小镇的观赏性及经济性。
        4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策略
        4.1拓宽统战宣传途径,传播统战文化理念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需求,特色文化小镇的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依托于资源、市场和文化,将小镇旅游发展放到全国旅游背景下中发展,摆脱地方、旅游、项目的综合发展观念,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和目标,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徐州窑湾统战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要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统战工作,并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服务平台,并积极做好社会宣传,开展多元化的古镇营销以及宣传活动。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要为后续的古镇运营提供便利,比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等。我国要将统战文化发展列入到古镇的旅游宣传中来,创新旅游宣传的渠道和方式,突出“统战文化名镇”特色,加大力度传播统战文化理念。
        4.2有机结合景观建设与民风民俗
        每一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具备较高的地域性及社会性等特点,将其与特色小镇景观建设融为一体,能够促使人们在参观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建设小镇景观过程中,可以从当地日常生活中提取相应的文化元素,对生活细节进行艺术化,并将其呈现在景观中,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生活特色,以此增加人们的亲切感,促使人们更喜欢到小镇中参观各种景观。另外,在现代化城镇景观中,绿地雕塑群比较常见,比如,以孝道、下棋为主题的相关雕塑景观,生动地刻画了生活细节,同时也相应地传承地域文化。在建设特色小镇景观时,能够挖掘的地域文化非常丰富,民风民俗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深入到基层群众中,进行文化采风,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各种民俗文化,有效地加工处理获取到的文化信息,然后再将其融入到特色小镇的景观建设中。
        4.3拓展统战文化建设新平台,促进统战文化
        进基层产业是小镇发展的基础,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标志,统战文化特色小镇要从自身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特色和优势出发,加大力度发展当地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并加大力度延伸当地的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促进产业之间的跨界发展。文化是小镇发展的灵魂,特色小镇如果缺乏灵魂,生存就会出现问题,特色小镇的识别度不在于产业,关键在于当地的文化形象和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特色文化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发挥村镇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特色小镇带动农民的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生态化建设、评价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原则,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小镇居民生活的幸福度的持续、有效提升,特色小镇生态、温馨、环保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朱睿博.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河南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7)
        [2]张倩.浅析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风貌表现———以西安茯茶小镇规划设计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20(1).
        [3]朱睿博.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河南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7)
        [4]刘玮丽.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景观营造方法探究[J].现代园艺,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