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治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盛楠
[导读] 摘要:本文从“城中村”火灾防控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水平这一目标,全面分析了当前“城中村”聚集区面临的消防安全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城中村”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完善“城中村”火灾防控工作机制的措施和对策。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本文从“城中村”火灾防控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水平这一目标,全面分析了当前“城中村”聚集区面临的消防安全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城中村”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完善“城中村”火灾防控工作机制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城市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城市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不一致,客观上导致了城市建成区与原有村落交错纵横、共生并存的局面,造成了滞后于城市发展进程、游离于城市管理的“城中村”大量存在,呈现出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片聚集现象。
        二、影响“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下的无序建设
        为满足自身居住生活和经济利益的多种需求,“城中村”村民往往通过自主建设、集体共建等方式,在城市的建成区中形成了具有原有村落社会关系的聚集区。在“城中村”聚集区域内,建筑房屋缺乏规划和源头管控,普遍存在随意性大、私自建设、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扩大建设许可范围等问题,造成了建筑普遍存在耐火等级不高、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严重滞后、供电线路老化、私拉乱接等问题,无法满足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
        (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下的经济利益驱使
        城市地价大幅度上涨,迅速推高房价和租金,而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条件较为拮据,为减少生活成本,往往更加愿意选择一些周边配套成熟、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发展相对落后且价格便宜的“城中村”进行租住。“城中村”出租屋房东往往出于经济利益驱动,将消防安全抛之脑后,通常选择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并举的方式,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了“城中村”内布局不合理的建筑越来越多,形成了“握手楼”“一线天”的独特现象。
        (三)产业多元化结构下的消防安全监管乏力
        随着区域性国际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小商品加工、花卉加工、仓储物流、商品批发销售等小微企业数量激增,为形成产业规模效应,生产、销售、储存集中的“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呈一定规模存在。“城中村”聚集区内涵盖了超市、宾馆、饭店、餐饮、娱乐等各类性质的小场所,分布错综复杂,管理混乱。
        (四)生存需求日益增长下灾害事故复杂多样
        随着城市产业运行复杂性的增强,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大,“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多层次、多领域、多产业的安全风险,加之建筑物、构筑物修建过程缺少必要的设计规划,承受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较低,极易造成各类灾害事故高发频发。“城中村”聚集区多为自建房,建设年代早、人口集中,生产、生活、生存的空间有限,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缺乏自身抵御能力,人员生命安全极易受到威胁。
        三、深化“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治理的对策思考
        (一)层层分级负责,推进消防安全责任系统化
        1.要落实党政领导责任。要进一步强化分级包保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地区典型风险隐患的整治力度,加强消防安全年度工作督查考核结果运用,推行消防安全风险预警研判提示,加强火灾调查结果后期运用和责任追究。
        2.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作用,积极协调、指导相关行业部门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突出问题、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联合行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监督,重点对“城中村”内不同生产、经营形式行业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


        3.要压实基层组织责任。村(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最后一步”,必须建立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村、社区事项目录,因地制宜地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求,完善消防安全村规民约,强化消防安全自我监督管理。
        (二)隐患标本兼治,推动消防安全治理科学化
        “城中村”因其自身发展水平的发展差异,必须坚持规划和改造并举的思路,因地制宜地采取解决方案,破除“城中村”消防安全难题。
        1.要从改造和提升城市品质的角度推动解决。“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治理要做到治“本”,就必须以提升城市品质、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良好环境为出发点,推动政府综合考虑建设、发展和安全三者的关系,将“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功能区调整优化,纳入昆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同步考虑,将风险隐患突出、难以改善优化的“城中村”聚集区进行拆除,并按照规划将所处区域建设成为具备先天性消防安全条件的城市功能区。
        2.要从改善和提升“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的角度推动解决。针对一时难以拆除或暂未纳入规划的“城中村”需要通过改造的方法措施提升预防火灾的水平。在改善消防条件上,要拆除局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断增加防火间距,打通消防车通道,建设室内外消火栓,夯实“城中村”内消防安全基础。
        3.从推进落实全市消防事业规划的角度推动解决。将“城中村”聚集区火灾预防纳入“十四五”消防事业专项规划中同步考虑,依据消防站分布、年接处警量、区域火灾风险的特点,加大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科学制定消防专项规划,适时调整优化消防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提升规划的针对性。
        (三)提升宣贯质效,推动消防安全治理全民化。
        1.要营造浓厚消防宣传氛围。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倡消防安全知识及安全提示进街道、社区,延伸消防安全宣传触角至“城中村”出租房等人员集中居住点,加强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宣传培训,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入住须知和就业技能培训,发挥消防安全宣传“正面效应”。
        2.要健全精准预警防范机制。继续压实市、区(县)、镇(街道)、社区消防安全四级包保责任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公安、城管等部门和街道的联合执法机制,将责任制宣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执法行动,培养基层消防“明白人”和隐患发现者。
        3.要定期组织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建立典型火灾和突出隐患定期通报制度,鼓励各基层政权组织坚持问题导向,汲取典型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主动查改隐患,推动事后整治向事前防范转变。
        四、结束语
        “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既是全市火灾防控的重难点,也是稳控火灾形势的关键点。面对“城中村”聚集区火灾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考虑到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长、产业多元设置、需求日益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按照“压实责任、规划改造、宣贯推动、综合施策”的思路,在保障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有效预防和应对“城中村”聚集区消防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志武.旅游地区城中村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初探[J].管理观察,2013年第21期
        [2]周凤坤,李文虎,李同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05)286-287.
        [3]张晨仙,潘华峰,佘巧晖.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09):300-301.
        作者简介
        张盛楠(1987.10—),女,河北秦皇岛人,研究生学历,初级、专业技术十一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