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锋
河北维安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采油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利用各种工程手段开采油田中的原油,这是将油藏转变为经济收益的第一步。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石油成为生产生活中为机械设备提供能量、制作润滑剂、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能耗和制作各种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虽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各种新能源的开发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但目前石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依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石油本身存在的危险特性,在石油开采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了适应国家对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采油管理安全水平,成为石油开采行业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石油工程;采油技术;水驱开发技术
引言
石油开采是一个综合进程,包括监管所有开采链,其主要作用是将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地面,并通过协调相关设备的开采实现油田开发目标。石油工程技术结合了多种技术的性能优势,包括机器、化学品、材料力学、计算机等,以及各种技术的整合,进一步加快了石油工程技术的智能化进程。在智能技术监管下,有可能有效控制油井生产,提高原油回收率,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1采油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采油技术直接关系到油田出油质量和出油量,提高采油技术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石油企业的石油开采成本,提升石油开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石油企业发展水平提升后,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即使当前各项新能源的开发水平已经得到飞速提升,但是在2035年之前,石油资源依旧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石油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各大石油开采企业更是加大了石油开采力度,这使得很多油田面临枯竭的情况,如今我国只剩下一些开采难度较大的油田。采油技术的正确利用与否直接决定了采油效率和采油质量。
2石油工程中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开发技术不足
先进的开采技术以及完善的开采设备,是石油开采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提升石油开采效率与质量的重点。首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的对开采技术进行更新与变革。而且多年来,钻井技术为了克服倾斜井的影响,石油公司开始采用抽油机来采取补救措施。此外,为了达到最佳调节效果,石油企业可以应用“三维斜井抽油机技术软件”。抽油机杆辊梯有一定的限制,地面接触基面相对较小,钢轮侧在运行过程中容易损坏,如果使用尼龙轮,则达不到强度尺寸,因此,挖掘机应用于工程的时间较少。
2.2采油设备存在不足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开采设备的优良情况直接决定了石油的开采质量和开采效率,石油开采设备老化将造成石油开采质量不符合开采要求,会给石油工程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信息时代以后,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得到有效升级,石油开采效果明显。但是随着各种采油新工艺、采油新技术以及采油新设备的出现,部分石油工程企业的采油技术水平逐渐落后,采油设备也无法满足当下的石油开采需求。
2.3信息化管理不足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数字油田”的概念依旧处于理论阶段。具体来说,“数字油田”要求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石油工程科学、地质学、安全管理科学、信息工程学的综合研究,实现石油油田全面信息化建设,促进石油开采技术和采油管理工作向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空间化、可视化改革。这一理论思想提出的情况,无疑是未来采油管理工作的主流体系,是采油工作从根源上满足时代需求、完成安全生产不得不面临的阶段。但目前我国计算机与采油管理的应用技术不成熟,理论研究不彻底,计算机技术在采油企业的大范围传播与应用依旧存在。
2.4开采人员素质不高
在石油工程的石油开采过程中,人员是采油技术的载体,开采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石油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如果石油开采人员素质水平不满足石油开采要求,将降低石油开采质量,不利于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石油工程企业的石油开采素质水平并不高,企业大部分开采人员不注重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造成采油技术运用不合理,石油开采质量和效率较低。
3针对石油工程中采油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加大应用技术研究投入
“数字油田”的提出为未来中国采油管理工作的变革提供方向,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拥有一些优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采油管理工作的实际案例,得到一定的应用经验,但对于“数字油田”理念下,未来经济发展对采油企业的要求该如何落实等问题的研究做的还不够深入,“数字油田”依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一方面需要各个企业积极响应,努力引进先进技术展开应用研究,在保证自身经济收益的前提下加大技术研究投入,为国家“数字油田”的全面建设贡献力量,也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早做打算。另一方面,为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提升采油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实现“数字油田”的全面建成,更应该从国家角度入手。因为企业对于应用技术研究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想实现采油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彻底革新和进步,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管理。
3.2优化油井采集点位
对比相关工程建设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生产需求,进一步优化油井采集点。考虑到大庆油田常规油井气油比低于100m3/t,油井套压波动不大,因此不对套压进行自动采集。优化后的抽油机井采集点为油压、电流、电压、载荷和位移,绘制示功图并上传。采集油压主要是考虑到大庆油田冬季气温较低,油压可直接反映单井管道冻堵及泄漏情况,提高处置及时性。在站场停电且通讯中断的极端情况下,可实现井口超压联锁自动停井,避免冒罐、管道穿孔事故的发生,同时,油压对于工况反映较为直接,可根据油压变化趋势实现事故预警。采集电流可实现盗窃电预警,通过变电所变压器前端电流与单井设备总电流的差值,可监测偷盗电情况;采集电压可实现系统效率加密测试,通过录取的电流、电压、功率值计算出单井的系统效率,可实时掌握系统效率情况。
3.3合理分配资源
合理分配施工资源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生产的有序进行,分步施工的顺利完成,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在建筑资源的分配中必须找到平衡,根据项目进度准备人员和物料进入计划。在物资使用方面,根据使用条件实行配额供应,配额排放,严格管理仓库内外原材料,以实现最合理的物资总体使用计划。施工现场管理,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节省建设成本,消除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4正确认识管理体系革新
长期的实践表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采油管理工作的理论,对于采油企业的发展有利无害。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依然存在限制,让不少企业在面临计算机技术融合的问题时保持观望的态度。对计算机融合采油管理工作的新技术和新研究保持保守态度,是一些中小型采油企业实现自身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对于大型采油企业而言,不注意管理体系的革新和新技术的研究引入,可能会让企业在面临同等规模企业的挑战时失去竞争优势。
3.5优选井、间数据采集通信技术
对于油水井、计量间、阀组间等井、间的数字化建设,需在井场和间内增加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仪表设备进行相关生产运行数据采集。现场仪表信号传送至控制设备的方式有电缆传输及无线信号传输两种。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现场施工及井口作业的方便性,现场仪表以无线传输方式为主。通过对井、间设置的现场无线仪表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后,优选WIA-PA技术(一种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标准技术)和Zigbee技术(一种应用于短距离和低速率下的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现场无线仪表采集技术。这两种技术均为采用2.4GHz频段的无线网络通信协议,在现场仪表内嵌入相应Zigbee或WIA-PA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电磁波可以实现数据上传。
结束语
随着中国石油开采进展的加快,智能采油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采油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仍存在着挑战。本文根据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主要根据石油开采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化相关技术,陪同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呼红蕾,贺付龙.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2):49.
[2]林斌.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途径[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2):54.
[3]马雪婧.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8,25(12):48.
[4]刘瑞松.油田采油技术创新分析与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18,45(12):99-100.
[5]王林林,张翼翔,韩赢,吴有鑫,李朋.高新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