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帅
身份证号码:37092119871029**** 山东 烟台 265600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当前时代下,对于用电品质和用电安全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气继电保护的重视程度,对原有电气继电保护方案进行有效的改进以及创新。并且建设完善的电网配套设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电气工程;继电保护;故障;对策
1继电保护的基本内涵
继电保护包含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该项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继电保护装置是有效发挥继电保护功能的关键一环,在电力系统运行设备产生异常或者出现故障时,能快速地分析故障的情况,及时有选择性地动作,进而快速切除故障。
2继电保护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
2.1运行产生外部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指示灯和继电保护器组成,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发生问题或出现故障,首先要检查它的外部设备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是指示灯不亮,通常是因为工作人员操作手法不正确而导致,一般肉眼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是保护器烧毁,往往是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断电,导致机器高速运行而发生保护器烧毁。这两种外部故障肉眼一般都能很快观测出来。
2.2运行产生内部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肉眼无法观测出来的故障,通常被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故障。内部故障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内部零件出现问题,二是继电保护过程的节点出现了问题。零件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由于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对零件及时进行监测,没有确保零件的可用性。节点处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或是节点不当,或是没有接通电源,或是节点受到腐蚀无法接通电源产生故障等。
3电气工程继电保护故障的解决对策
3.1提高设备材料的性能,增大投入
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是需要资金、人力劳动等的保证的,如果该电力单位不重视对相关工作的管理,那么就不愿意分配太多的资源花费在相应工作内容中。但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关领导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该项工作的维护管理的投入,改善设备材料安全性能。首先,根据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就要求所采用的设备材料在电流电压感应方面要足够准确灵敏,能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同时快速作出反应。其次,对于要通过设置短路来阻止故障发生区域产生更大有害影响的继电保护装置,要在安全性能高、正规生产商处采购。最后,由于继电保护的后续管理工作比较繁杂,为了更便于管理,对于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设置统一的性能感应监控装置,为人工的后续检修工作降低难度。
3.2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维护
想要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的重视。首先,必须成立专门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管理队伍,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其次,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大多会出现设备损害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调查,及时更换损耗程度过于严重的设备,避免设备因损耗程度过高不能正常运行。电气运行涉及到大量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的应用,合理的管理,可以将这些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工作中,一是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中,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能,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所有的电力设备都可以正常、稳定地运行;二是要建立科学的维护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每一项继电保护工作;三是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质量。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结合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方案,为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3.3故障维修技术的有效应用
3.3.1替换法
在对电气继电进行保护时,替代法是比较常见的,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些微型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故障的话,那么维修人员需要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找到故障的位置,对故障的设备和构件进行更换,利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取代原有的设备,从而在实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但是,在运用替代法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维修人员在替换之前要对替代的型号和性能进行有效的检查,保证正常插件和被替代插件的性能是相同的,要对插件进行有效的检测,主要是对电压电流的检测和检查,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防止出现出口误动和短路情况的发生,相关维修人员要具备完善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素质,从而使得替代法能够在实际中对电气继电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3.3.2短接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电路回路的某一个部分,有效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短接线的方式展开短接,以此进一步充分判断故障的具体范围。如果故障没有在短接线的范围之内,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做出排查,同时对于排查的范围进一步有效缩小,充分明确故障的具体位置。如果故障的具体位置并没有在短接线的范围之内,对此,要进一步采取同样方式作出排查,使排查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一直到真正明确故障的具体位置。该方法主要是对于电流回路开关、继电器切换不动作等相关问题来进行判断的,由此进一步判断转换开关节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3参照法
顾名思义,参照法主要是依托于数据值的比较,以寻找异常数据信息,如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参数与异常参数实施对比,判断故障的产生因素及故障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回路改造或者更换设备后,实施二次连接但仍无法恢复时,可以依据故障特点对同类型设备进行接线参照,如故障排除则表示接线错误所致。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中,可以适时采取参照接线方式,避免二次接线错误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对线头进行分类编码,以减少后续维护的压力。(2)在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校验中,若存在设定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大时,应优先对刻度值实施调整,而非是判定继电器性能好坏,通过调整和测量以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换。(3)保护带负荷试验中的数据难以确认时,可以参照同类型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通过微机所显示信息进行比较,以缩小故障判断的范围。
3.3.4逐项拆除法
该方法主要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把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进行针对性的脱开,按照既定顺序进行分离,再把它们按照相应的次序放回,再针对每一个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详细检测和判断,然后再针对上述步骤进行重复,以此使分支路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从而最后明确故障的具体位置。这种方法更有效适用于检查直、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相关故障或者问题,另外如果出现直流接地故障等,可以结合负荷的重要性用拉路法,将直流负荷各回路拉断,如果某一个回路切断的时候出现故障消失的情况,这就进一步表明故障在这个回路中出现,以此明确故障支路和故障点。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继电保护系统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电气继电保护的重视程度,并且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维修检测工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新式电气继电保护设备的研究力度,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减少事故的发生机会和发生频率,从而给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参考文献
[1]郑彦凤,范宸华.电力变压器故障类型与继电保护方式研究核心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21+23.
[2]李志强,高国铭,陈德威,陶稷,陈堂贤.含有分布式电源农网自适应继电保护策略研究[J].电工技术,2019(23):12-15.
[3]颜光前,董经纬,张中华.油田群区域电网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防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