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6期   作者:夏禹 潘亚鹏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进行了全面勘察,
        夏禹 潘亚鹏
        江苏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进行了全面勘察,之后针对任务和复杂地质条件进行了简述,综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勘查方法,希望可以为岩石土勘察提供相关参考建议,保证最终的勘察结果具有稳定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复杂地形;岩土工程勘探;实践研究
引言: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建设所遇到的地形条件逐渐变得复杂,这种情况对于岩土工程勘探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工程勘探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工程场地范围,之后明确不同的地质以及地形条件,分析相关地质条件,对于工程建设形成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勘探方案,保证实际的操作有据可依。
        
1、岩土工程勘探主要的目的和相关任务
        (1)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在勘察的过程中包含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附近环境,岩土特征以及水文条件等,在沿途特征方面来讲,重点部分主要为土层具有的厚度种类以及形成原因,还需要对分布范围进行全面勘查。在整体分析勘察结果的情况下,需要完成稳定性和本质性质方面的分析与评价。
        (2)地下常物分析状况。对勘察土地范围内,地下是否常有其他物品进行勘查,若是发现土层中含有其他藏物,或者预埋物体体积过大的情况下,需要针对影响情况进行分析,预防对实际操作造成负面影响。
        (3)分析地质情况和地质情况产生的影响,对于多种不同的土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不良地质形成的类型,对土质危害程度进行确定,土地分布范围需要具有准确性,只有在得到准确数据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提出的防治措施具有针对性,为日常操作创造最佳条件。
        (4)确定地下水分布状况。在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针对地下水位进行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和形成原因,在确定地下水类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勘查,预防地下水对工程材料产生腐蚀效果,并且还要预防受到地下水影响产生流沙情况,在出现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会对工程建造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合理解决,保证工程稳定、安全进行。
        (5)对施工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延时问题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的方式得出准确数据,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技术条件和岩石参数符合现实施工条件,为工程施工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2、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分类
        在进行勘探工作操作时,需要重视岩土坚硬程度和风化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勘探造成直接影响。在一般的情况下,岩土勘探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第1等级为岩土,这种岩土类型具有不良地质强发育特点,在条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会对工程开展造成直接影响,地下水位和地理环境勘测也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若是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针对地址条件进行确定,分析不同的岩土群以及性质类型,这样才能降低对工程活动产生的影响,预防出现地质性质方面的改变。第二等级岩土,具有不良地质一般发育特点,在地形地貌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实际的分析得出,在这种地质环境下,地下水会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小的影响,水文条件以及附近环境都具中等复杂特点。若是在二级岩土环境下开展工程勘察,虽然影响因素相对较低,但是在无法确定相关因素的情况下,也会对工程勘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也需要对相关的准备工作进行重视,保证日常操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第3等级岩土,具有不良地质不发育特点,在地貌和地形方面具有结构简单性质,地下水位和附近环境不会对工程建设造成直接影响,若是在三级岩土环境内开展工程勘察,整体操作流程具有简单性,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在考虑安全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保证勘察工作稳定进行。
3、复杂地形条件下岩土勘察方案
        在岩土勘察工作进行中,复杂地形主要包含了峡谷、山地以及畸形地带等。其中复杂地形主要涵盖,具有变化性质的地层,例如岩体夹层、可溶岩组等。复杂地质构造中主要包含了盐城扭曲、掩体结构破碎、地质条件恶劣的泥层。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含了,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涌水现象。在不良地质的影响下,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所以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确定,预防出现泥石流,地面沉降以及踩空区等现象。在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在进行沿途勘察工作中使用的方案具有多元化特点,每种勘测方案都具有自身的弱点与优势,所以再进行复杂地形岩土勘察工作中,需要在初始阶段确定不同的地质条件,根据现实需求选择良好的勘测设备与方案,在提升勘测效率的同时保证勘查效果。本文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使用的岩土勘察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情况如下
3.1地质测绘
        在地质测绘的开始阶段需要设置相应的地质测量点,通过测绘的方式绘制效果图,使用的测绘方法主要涵盖设备测量法和仪器测量法。之后需要对地址的剖面进行测量,找出测量端点,将剖面长度作为基础条件,保证剖面测量的准确性,最终确定点位的对应位置。最后需要开展割面计算,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割面效果图,使用物化测量方法,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创造最佳条件,对于异常点进行联合测量,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地质取样和钻探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地质钻探属于较为常用的方案,在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在地面使用钻机逐渐掘进,在成孔之后需要对地层状况进行确定,加大正孔深度可以获取更多的样本,同时也能保证勘探的准确性。在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控制图层指标和基本性质,其次需要设置相应的参考数据,发挥出钻探的全部优势,对地下土样进行分析与观察,相对于挖掘法而言,钻探测量方法不光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能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对土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最终获取的土质数据具有准确性与稳定性。
        
4、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建议
        在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下,若想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需要在初始阶段不断完善勘查模式,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阶段性开展员工素质培训,只有建立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才能保证工程勘察质量。在现实的勘察工作角度来看,构建完善的勘察工作模式,规范工作人员日常操作行为,重视技术人才培养,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勘察目标。对于一些不符合考察要求的人员需要及时换岗,定期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测试,实现理想的工程勘察目标。在进行人员培训时,需要考虑勘察需求,根据个人特点确定培训的主要内容,保证日常培训具有合理性与针对性,合理落实激励制度,提升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也能让员工学习到先进的操作技术,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表扬工作模范,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另外为了保证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需要合理引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在勘察的初始阶段进行侦查点布置,应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良好的承载力,将多种勘察技术进行融合,保证最终的勘察结果达到理想的目标。在现实的角度来看,勘察工作开展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合理应用先进的勘察设备与方案,重视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分享先进技术应用心得,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设置独立的学习小组,保证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勘察技术应用水准。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程地质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任务和复杂地质条件作了简要介绍,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调查方法,希望能为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确保最终调查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永,徐晓明.基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3):102-103.
[2]康果,朱斌,刘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9(23):259+261.
[3]覃菊兰.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97-98.
[4]滕亮,王玉山.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探索[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