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强
摘要:中国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提高经济增长率、实现节能减排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合理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真正落实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原则,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煤炭仍占比重。不得不说,煤炭生产有许多弊端,煤炭消费能力很大,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但是,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战略,创新节能理念和要求。全体员工要严格遵守国家环保要求,减少各种能源的大量消耗。
关键词:发电厂;能源;节能技术
1 引言
发电厂是高耗能的生产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当前全球生态。面对煤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问题,只有全面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保证良好的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树立全新的环保观念和意识,充分挖掘企业自身能力,促进综合效益。要把节能技术放在创新第一位,优化和完善自身体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可以说,在发电厂各类设备中,发电系统是开发升级潜力最大的设备系统,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对能源利用体系进行全面、合理的优化和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果,缓解环境保护压力。
2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主要性能的应用分析
2.1 加热蒸汽过热的合理利用技术
发电厂提供大量的工业气体,这些工业气体供应的过热程度也很高,已经达到110°C以上。虽然这些热蒸汽具有很好地利用价值,但由于热系统的饱和蒸汽可以满足工艺要求,许多热发电厂喷水以降低温度,并把它们变成稍微过热的蒸汽,并将其输送给热用户。喷水脱热是热发电厂的一项技术,主要通过喷洒冷水将热能转化为低热能,在相关领域使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热能的浪费。供热蒸汽过热程度的技术原理是使蒸汽-水热交换器通过热进行相关的热力学循环。热进入热动力学循环后,将消除热排气器中的抽取蒸汽,使其在热力学系统的蒸汽轮机中运行。此时,过热蒸汽的过热程度实现了过热程度的热利用和转化。如果外部热供应不改变,就必须增加热系统的空气供应,使过热能量转化为工作,在没有满足能量要求的过热的情况下向外界供热,从而获得一定的热能。热发电厂热力系统热蒸汽过热技术的实现,不仅能提高热系统的热能,而且能降低煤燃料的消耗。
2.2 节能技术在化学补充水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冷凝蒸汽机组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向热系统注入化学化妆水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通过有效地将化妆水注入除水器。
(2)通过将化妆水注入冷凝器,只要冷凝器成功补充,化学化妆水就可以成功地完成冷凝器的初步脱氧操作。如果化学化妆水的实际温度低于汽轮机的废气温度,热发电厂有关人员可以使化学化妆水以喷雾状态进入冷凝器咽喉,有利于充分发挥废气的作用,减少热系统的能量损失。
此外,通过采用化学补水系统的节能技术,使化妆水通过低压加热器,通过低层能量提取,缓慢地促进热系统的加热,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高水平能量蒸汽的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热装置的热经济性。基于化学补充水系统的节能技术,发电厂可成功将机组标准煤能耗降低2~4克/千瓦时。
2.3 加热蒸汽过热的合理利用技术
在发电厂的生产中,工业蒸汽供应的使用需求很大,蒸汽供应期间的温度在100°C以上。然而,用户对蒸汽供应的需求不是很高,只要他们满足自己的相关需求,用户获得的饱和蒸汽通常通过喷水来降低温度,然后供用户使用。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能量贬值,导致能源的巨大浪费。供热蒸汽过热产生的热量不是一次加入热力学循环,而是需要不断补充,然后将热量推入提取蒸汽中,然后蒸汽轮机可以移动,这是过热相关处理工作的完成,这是供热蒸汽过热的运行原理。
显然,为了在不改变外部热量的情况下将高能转化为低能,必须不断增加蒸汽供应。因此,单位的热经济性可以相应提高,通过不同能量水平的工作可以节约和利用资源。
2.4 除风器排气和锅炉污水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技术应用
除热器设备将用于发电厂的发电,热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释放一定量的蒸汽,从而造成热量损失。除气器释放的蒸汽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为具有工作介质的单一热资源,发电厂可以用它来减少热系统的能量损失。因此,热发电厂技术人员可以在除热器设备上安装余热冷却器,利用化学补水充分吸收除热器排放的蒸汽余热,实现发电厂减亏节电的目标,优化热系统设计。发电厂的锅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继续排放污染物,正常情况下排放率可达2%~5%,造成发电厂工作介质的损失。此外,锅炉的爆破会导致热量损失,其中井喷污水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这是一种极好的单热资源,发电厂也应利用这部分能源。例如,发电厂的技术人员可以在热系统中安装一个井喷闪光罐,可以有效地膨胀、蒸发和回收一定量的热能和工作介质,从而不断提高发电厂的热经济效益,帮助企业降低能耗。然而,在实践中,污水膨胀和蒸发后仍有一定的热温。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能量,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发电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正确安装污水冷却器和化学补充水,在膨胀和蒸发后充分吸收污水的热量,从而促进余热能源的利用。
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中节能技术发展
3.1 导致脱硝设备能量损失的因素包括风压损失和蒸汽损失。其中,风压损失主要是由催化剂灰引起的,因此应优化烟道设计,尽量减少催化剂灰的产生。蒸汽消耗主要是由蒸汽净化和液氨加热蒸发引起的。因此,在剥离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应优化蒸汽净化效率,尽可能采用声波净化方法,降低蒸汽消耗。
3.2 在地热发电厂中,铁磁损失主要是由磁场环境中铁器的涡流损失和滞后损失造成的,这将增加热发电厂的电力损失。同时,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热量,不能在磁场中一直消散,使内部温度过高,影响设备性能,大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3.3 为了降低静电沉淀器的能耗,目前,以间歇脉冲电源为主,不仅能提高静电降水效率,而且能有效抑制日冕电阻的发生。为了达到降低用电的效果,劳动者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最佳的供电方式。
3.4 目前,发电厂主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处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但对排放的颗粒物没有合理的回收措施。如果能够科学处理颗粒物的排放,不仅能给发电厂带来更大的效益,而且能将这些颗粒物应用于工业生产,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因此,发电厂在处理烟尘问题后,也要积极处理颗粒物的回收问题,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处理经验,实现颗粒物的回收利用。
3.5 在发电厂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损失与发电厂本身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能量的重要性和优化性,其次应认识到员工大众消费优化的重要性,从而在高度的意识下提高员工的主观意识。
4 结语
随着当今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发电工程在发电厂运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电工程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再热现象、节流调节还是水分流失,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发电厂的稳定运行。因此,发电厂人员要不断吸收同行的经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发电厂的热利用率,为我国发电厂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充分的理论保证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占群.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降耗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0):1346.
[2] 齐浩.发电厂热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3036.
[3] 曲昱霏,庄廷勇.锅炉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137.
[4] 李建平.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5,(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