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问题设计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下   作者:谢外根
[导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具备的适应个人未来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对高中地理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包含了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而地理实践力是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能力。基于此,以下对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问题设计实践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谢外根   江西省万载中学  336100
【摘要】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具备的适应个人未来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对高中地理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包含了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而地理实践力是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能力。基于此,以下对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问题设计实践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情境问题设计;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4-199-01

        引言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距今只有几年的时间,相关研究和实践都还不够充分。特别是高中阶段,师生双方都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时间精力均较为有限,所以研究实践不够的情况往往更为突出。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对不少高中地理教师来说是一个新挑战。为了尽快取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推动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全面深入地发展,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展开教学实践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促成师生双方的有效配合。
        一、用情境问题驱动学习
        第一,情境最好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没有问题。但有些问题由于过于学术、单调,有可能使学生没有兴趣探究。所以,如果有可能,教师不仅要设计问题,而且也应在情境的趣味性、生动性上做些文章。比如,在带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笔者从电视剧《长征》中截取了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战士们吃西瓜的镜头,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说,“西瓜是高温环境中生长,可战士们刚刚从雪山上下来,还穿着棉衣,哪来的西瓜吃呢?……在川西、青海高原交界及新疆部分地区,素有‘早穿棉、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民谚。大家说,这是什么原因?”由电视剧情节和民谚构建的情境,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第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往往过程是比较枯燥无趣的。而且,受学生个体生活经验、思维空间的局限性影响,有些学生会在独立思考问题过程中遇到难点无法突破。这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由于开放度高、过程活跃,而且还集中了大家的思维、知识经验,打开学生思维空间,使探究更加顺畅。学生谈论得热火朝天,兴趣很高。在这个过程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掌握了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素养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开展野外考察活动
        野外考察活动也是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学生通过对地理环境以及组成要素的实地考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既能够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比如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课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野外地貌考察活动,组织学生走进自然去观察河流附近地貌的特征,从自然环境角度思考其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既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地貌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得到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延伸性情境问题
        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元素。因为地理实践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时,其实很难完全套用课本上的理论条目。其必须根据具体问题,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知识,也难免需要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语文、政治的人文思想,数学的逻辑推理、计算,物理化学常识———比如大气运动中的冷、热峰交汇,其实就是物理知识)。从实践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上说,教师不能将问题总是局限于地理理论知识的范围内,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适度提出一些具有拓展、延伸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分析、探讨。
        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社会调查活动也是较常使用的地理实践活动形式,学生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来亲自体验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魅力。比如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这课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人口的分布情况、工业化企业的分布情况、城市化发展进程等多个角度设计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调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措施,最终将地理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撰写成研究报告。调查活动能够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一系列的地理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地理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教师本身要具备相应的地理意识及思维,才能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具备利用地理视角分析生活中地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兴.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35): 2-3.
[2]马婷婷.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20(12):22.
[3]陈静.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97): 136-137+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