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   作者:刘欢
[导读] 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时走上了全新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多有效教育理念的提出,优化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也结合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分析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活跃课堂氛围,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于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刘欢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时走上了全新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多有效教育理念的提出,优化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也结合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分析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活跃课堂氛围,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于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193-01

        前言:初中校园内部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拥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主要就是因为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不仅仅能够为学生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也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提升。所以还需要找到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最佳的开展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工作顺利的实施。本文就是以语文趣味性课堂开展的具体情况深入地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标,以此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后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悬念,培养语文素养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还需要利用有效的悬念设置增添课堂的有趣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以致用的方法,把悬念这一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上,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学习的思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语文课堂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学的阶段把基础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之后,就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启发,为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在悬念中被有效地得以激发,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知识学习阶段。如,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悬念,为什么作者这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会有如此大的感触,而其他时候却没有想到这些?通过这样悬念的设置,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探讨的活动之中,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提高了语文课堂所具有的趣味性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二、升华情感,培养语文素养
        想要学生对于阅读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就需要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得以升温,带有情感升华的文学作品指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愿意深入到文章的内部,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和思想,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所涉及到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进而找到与写作过程中作者所凸显出的情感产生合理的共鸣。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线索和脉络,使学生与作者真正的心有灵犀,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如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搬照抄的进行知识的讲解,那么就会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过于枯燥。所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标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和句子。


特别是一些带有专业术语的内容,让学生首先对其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重点了解,为什么在写作阶段作者要使用这样的生僻和晦涩难懂的词语,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能够让学生在理解这些复杂字词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写作时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内涵,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也能够升华课堂教学的情感,达到趣味性课堂创设的最佳效果。
        三、结合互动,培养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中最新兴起的一种方法,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处于向着成熟期发展的阶段,对于任课教师的整体教学方法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有效的小组划分形式,把学生归类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之间开展有趣的互动,这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阶段,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从而真正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这一时期,如果学生对某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那么就可以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想要真正地开展趣味性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对学生当前兴趣的爱好有所了解,结合学生兴趣的爱好,设计出一些符合其需求的课堂互动活动。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习作品的印象和程度,也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做的优势,也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进而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之间拥有着深厚的情感,师生之间的状态也得以改善,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自我探究能力。
        四、引入情境,培养语文素养
        在初中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阶段,多媒体的加入是最新环境下,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教师需要合理的使用这项设备,学会利用这个设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展开后续的知识传递,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是,很多地区的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多数时候多媒体教学的设备仅仅是摆设,这样一来也导致教学的效果,根本无法得以发挥失去了原有教学的意义,所以合理地对多媒体设备进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还需要在课堂上利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教学阶段就可以通过大屏幕,播放几张鲁迅的照片,让学生能够观察鲁迅的样貌,说一说自己在看到照片时,觉得鲁迅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些学生认为鲁迅比较严肃,有些学生认为他不苟言笑、十分严厉,这时候就是在把鲁迅先生写的作品所处的年代,以及写作的风格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结合自己所看到的鲁迅的照片,分析鲁迅的思想,走近鲁迅的内心,这样一来再回到课文中,对回忆鲁迅先生一刻进行学习,就能够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对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掌握的情况,完全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影响了学生后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结合以上的内容,重点探讨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融入情况,希望能够利用有效的教育工作实施策略,保证语文课堂中的气氛活跃,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从而达到高质量课堂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海明.新教师课堂行为的策略研究——以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9(10):166.
[2]张翠珍.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观察,2019,8(15):57+60.
[3]杨周丽.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