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刘桂景
[导读] 目前,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率低下,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美术鉴赏课程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本文根据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整合途径。

郓城第二中学 刘桂景 274700

摘要:目前,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率低下,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美术鉴赏课程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本文根据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整合途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美术鉴赏;整合途径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充分整合成为教学开展的必然要求。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内容较为抽象,教学活动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易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术鉴赏能力都得不到提升。将信息技术与美术鉴赏课程整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随着应用的深入,确保美术教育与时俱进。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校与教师缺乏对美术鉴赏的正确认知。目前的高中教学中,受高考的影响,普遍更为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针对美术的教学也比较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学校虽然设置了美术鉴赏课程,但是上课的内容却大多与鉴赏无关,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成为一门虚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1]。第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参与度不高。美术鉴赏课程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增设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图片展示和口头讲解来完成,学生对这种抽象的鉴赏内容不易理解,所以不会积极配合教师完成鉴赏过程,鉴赏课程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第三,教学方式落后,单一。虽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美术鉴赏中的应用却有限,教师无法将信息技术资源与鉴赏内容有效融合,以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另外,有些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辅助完成教学内容,也是复制粘贴网络上的固定形式和内容,没有创新元素,长期如此,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厌倦,降低了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整合途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有效结合信息技术资源来实现,丰富教学内容,彻底改变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极为强大,蕴含的内容极为丰富,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代替传统的口头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呈现中认识和了解美术鉴赏的内容,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及其相关文字报道,将这些内容整合在鉴赏内容的教学课件中,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引领学生开展一堂深入的美术鉴赏课程。其中,教师可以充分准备学生日常较少看到的、内容震撼的的艺术作品作为欣赏对象,延伸和补充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会产生一定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美术鉴赏情境
        美术鉴赏中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可以体现在情境创设环节上。


有些美术作品出现在美术教材中仅仅呈现出整体内容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整体鉴赏产生了一定阻碍。多媒体资源可以充分完善这一问题,利用其庞大的储存和展示空间可以容纳丰富的作品内容,并将其直观呈现出来,创设出一个饱满、形象的美术空间。教师在有意识的计划中,可以配合上音乐和语音讲解,随着鉴赏的推进,对作品的鉴赏也更加深入[2]。这种情景创设的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体验,在营造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之美,在鉴赏中产生情感共鸣。例如,鉴赏《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利用多媒体呈现中国古代园林式建筑群“苏州园林”的建筑,促使学生置身于园林的情境中,理解“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的基本特征,认识中国园林艺术深邃的人文内涵和美感所在,增进文化自信,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情怀。
        (三)借助信息技术,形象体现教学问题
        总体来说,美术作品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抽象的、空洞的,尤其是很多外国的美术作品内容更为抽象,学生在鉴赏中总是不知如何下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将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中的难点内容[3]。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立体的作品以三维形式展现,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了解;将复杂的作品分层次呈现,教师引导学生层层理解,逐渐理解其整体艺术价值。例如,教学《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借助形象化的呈现引导学生认识雕塑。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让雕塑活过来”的视频片段,即将秦始皇兵马俑的人俑与一些陶俑借助高科技手段,使其面部表情和动作生动化,能够发出与人类正常说话一般的声音,并做出简单动作,向外界展示其自身风采。通过这种形象化的展示,将静态的艺术品动态呈现,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不易理解的细节形象展示,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
        (四)借助信息技术,美术鉴赏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美术相关的软件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将这些软件合理应用到美术鉴赏过程中,向学生普及艺术作品的科技化体现形式,促进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体验感。例如,利用一些作图软件,教师确定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按照自己对主题的理解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作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不但可以拓展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能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美术技能,将其所学鉴赏知识在构图、设计、颜色搭配等内容中合理运用。当然,这种教学思路的实施前提是教师掌握这些技术的操作,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做出示范和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带来积极影响,对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鉴赏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采取不同的应用方式,这种整合的教学方式符合高中美术教学的要求,也是美术鉴赏教学与时共进的直观体现。教师在鉴赏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美术鉴赏有效结合,提升鉴赏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琴.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57.
[2]闫奋花.高中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3:53-54.
[3]黄艳红.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