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孙胜
[导读] 初中科学是一门集物理、生物、化学等知识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往往一些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难度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视角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方法,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新课改对初中科学提出的教学新要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

浙江温州龙港市第七中学  孙胜   325802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集物理、生物、化学等知识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往往一些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难度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视角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方法,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新课改对初中科学提出的教学新要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主要对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为提升科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引言
        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实验,有着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教学资源和优势,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探索自然的奥秘,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从而达到科学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成效方面,侧重于用少量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为学生将来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提升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全过程起到指导作用,只有明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活动,并且将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和重点,构建高效课堂,这样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自然而然的可以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果。比如,开展“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时,教师先要细心研究课程内容,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总结为四点:一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二是了解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三是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析图及绘图的能力,四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中仅靠语言讲述很难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学生也会倍感压力,因此,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巧妙运用在课堂活动中,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设定有效问题,给学生预留一定的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活跃课堂氛围后,给学生们播放问题相关的视频,保证视频与课堂教学的关联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视野和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科学知识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很多生活现象都需要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诠释,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比如,开展“食物与营养”内容教学时,食物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将课程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关键点,引导学生合理膳食。笔者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将某学生的食谱展示出来,询问学生这一食谱是否科学合理,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场景,学习兴趣也会被提起,学生们的回答也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紧接着将课堂新知识引入,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合理膳食,通过层层设问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新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三、科学实施教学策略
        作为现代化的初中科学教师,明确学生的心理特点十分必要,发挥教师的最大能效,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就教学效果更加理想。通常,科学教学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由于科学学科具有知识广阔、内容丰富并且实用性强的特点,通过课堂互动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活跃度,又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探讨、分析、互动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碰撞,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奥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以学习兴趣为核心动力,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比如,开展“金属的化学性质”课程教学时,将课堂分为三个部分,先利用课前五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提问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并且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课堂第二部分,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识,在剩余的课堂时间内对本节课的关键点进行总结,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道具,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必须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前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科学实施教学策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引导学生不断挖掘科学知识的乐趣,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与生活实践建立联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效果,还可以强化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效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永峰.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9(52):24.
[2]岑波达.关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3):152.
[3]楼剑芳.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