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代教学技术带入小学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薛冉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注意信息资源的更新,应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而实现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薛冉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注意信息资源的更新,应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而实现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变换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数学是理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年龄较小,几乎是受兴趣所支配,所以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教学内容,通过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我们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呈现知识的方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问题串。对教材的重新加工,是老师必备能力之一。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小正方体拼成立体图形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了解多个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从二维空间上升到三维空间,而且通过多媒体,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立体图形的几个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又如根据从正面,上面,侧面的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教师很难向学生完整展示这一过程,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使得教学设计更加的灵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小学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说到数学,我们脑海里就会出现计算题,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技能,也是日后生活实践的必备技能。经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第一块要啃的硬骨头就是计算,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多练!为了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得到计算训练,我决定每节课上课前三分钟利用PPT设置一个拆红包活动,用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红包表面写上口算题,有的孩子口算能力强,看到口算题就能给出答案,有的孩子需要在心里思考一番。学生口算能力有强有弱,于是我又进行了改进:红包表面是题目,红包里面是答案,在红包没被拆开之前,谁也不能说出结果。这样计算能力慢的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了。



        三、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生注意力
        数学课堂上,你永远看不到诗情画意,本身枯燥乏味加上严密与抽象,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首要问题。有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呈M型。一节课的前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接受知识的效果最好。从第20分钟开始,学生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其他地方了,这时应安排有趣的活动,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也就是做练习。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呈现一个画面突出的小故事,使这个小故事与练习联系起来。
        这种利用故事与练习联系起来的方法,最适合在练习课使用。练习课本身枯燥乏味,在引导学生回顾知识之后就是练习巩固,而大量的练习会使学生更加打不起精神。于是,每次练习课,我都会精心设计一个小故事,边说故事,边呈现对应故事画面,在故事高潮部分自然而然的加入练习题。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练习三》时,我创设了一个名叫《小数王国》的游乐场。先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片功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再将《练习三》中的练习题插入每个关卡中,学生越战越勇。整节课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学生在快乐中巩固了知识,在听故事过程中,掌握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析数据统计
        如今社会早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成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数学教学中,《统计与概率》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而《统计与概率》需要大量数据,需要画图分析,这些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学生还要面对大量的样本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统计结论,学生就更加茫然了,这时候,我们对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如果借助教育技术手段就事半功倍了。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时,我出示大队长小明制作的各班总人数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再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然后借助一个网络学件flash动画,观察复式条形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而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能更快更完美的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能够直观感知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省时省力。接着,我让孩子观察统计图,思考: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很容易得出结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的多少,还便于分析和比较。最后,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合作,上网搜集资料,用EXCEL共同制作一张关于《第28—30届奥运会中国队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统计图》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汇报展示分析统计图。
        数学教学的重心是关注人的发展,数学教学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不再是抽象乏味的,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实用性和探究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合到课堂中,枯燥问题有趣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空间问题直观化,为学生的思维搭设“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