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处理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孔凡华
[导读] 每当班级中发生了事情,比如学生在学校里打架、宿舍里欺负小同学,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先把学生叫来批评一通,咆哮一通,往往是老师气得脸红脖子粗,当事学生却“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站在那里,好像很悔过的样子,其实心里一点都没有当回事,只要一出办公室,立马变回原形。

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 孔凡华  528041

        每当班级中发生了事情,比如学生在学校里打架、宿舍里欺负小同学,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先把学生叫来批评一通,咆哮一通,往往是老师气得脸红脖子粗,当事学生却“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站在那里,好像很悔过的样子,其实心里一点都没有当回事,只要一出办公室,立马变回原形。也有的班主任态度比较温和,会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说了很多,学生也当场表态,保证改正,单一回到教室,就抛之脑后,遇到同样情况,仍然是故事重犯。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还是一个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记得听一个学者讲过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可是我们的班主任往往在办公室和教室一样,只顾自己讲,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容器,根本不考虑学生感受和的接受程度。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习以为常,当作耳旁风。进而置之不理束之高阁。其本质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沟通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是师生双方的回应,而不是单方的输入。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总结了一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掌握了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冷静处理。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是考验一个班主任的智慧。一般来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教师要表现的冷静、果断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所谓突发事件,都是不可预知临时发生的,通常没有预案,这时候教师的冷静平和,面不改色就很重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冷静和不动声色对犯错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的。比如,班里学生的铅笔、橡皮等文具莫名常常其妙地不见了;刚要上课就发现有一名女学生在哭;刚进办公室就有人报告有学生打架等等。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教师不能一上来就批评学生,一定要保持面色平和,首先要问清原因,要倾听当事人的心声,然后,在对事件做出公平公正的处理。处理这些事件无疑是对班主任智慧的考验。如果说平时的教育、管理是淙淙溪流,那么突发性事件就是一朵朵浪花。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切忌以个人喜恶来影响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要公正无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把突发事件看作坏事,要把它看做一个成长的契机,让当事人和全班同学在问题的处理中有所收获,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第二,先让学生说。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还应该学会积极地倾听。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技巧。首先要表示出诚意,听就要真心真意地听,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去听他人谈话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其次要有耐心,一定要等对方把话说完。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和体育老师发生了冲突,下课后,体育老师来告状,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向体育老师道歉,对于我班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平时的班级管理仍然存在欠缺,需要科任教师的协助,然后,我找到了这名学生,认真地听他陈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结果是哪个学生当天有点拉肚子,体育课上,老师要求体能训练,他告诉老师他不舒服,体育老师看他状态还行,认为他偷懒,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他很生气,就和老师吵了几句。你看,对于班主任来说,让学生说话,说出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是多么重要,他能让班主任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学生来讲也可以有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这样教育学生,学生才能听进去,教育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第三,要学会倾听。听学生说,是教师工作的策略,而会听则是工作的艺术。当学生表达他的观点时,教师要适时进行鼓励和表示理解。谈话者往往都希望自己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谈话中加入一些简短的语言,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励谈话者继续说下去,并引起共鸣。要学会表达共情。共情指的是理解学生的感受,比如说:“哦,是你丢了东西,问他有没有看见,他却骂你‘脑残’,你痛苦极了,才打的他。”“我能理解你当时的气愤。”这样,教师能感同身受,学生自然地从心底认同:老师是自己人,就像自己内心里真诚的朋友一样;既然是朋友,一定有好东西值得我学习。
        第四,要注意场合。当他人在时,我们的交谈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影响他人的工作,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说话的效果要受物理环境的影响,有些教师喜欢在办公室同学生谈心,而办公室往往会有其他学生和同事在场,学生叫来后往往受拘束而放不开。不妨选择一些比较安静或适合谈话的场所,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校园僻静的一角,宁静的环境,学生心态平和,也容易接受教育。还可以利用吃饭的时间,师生边吃边谈,也可以利用操场散步的时间,和学生边走变谈心,这样,环境比较独立,不容易受他人影响,同时对学生的隐私也是一种尊重。
        有一次早自习,我走进教室,一眼看到谢某某头发零乱,嘴上满是面包屑。考虑她一贯的表现,我不由得怒火中烧。立马让她把头发梳好,把脸洗干净。她看着我的暴怒,一脸无辜,不知所措地看着我。这时,我逐渐冷静来下,面色也变得柔和,语气也缓和了下来,把她叫出教室,问她:如何变成这样,她说昨天晚上洗头太晚,用毛巾包上就睡了,今天早上,起床匆忙,没有来得及梳头,又轮到今日自己值日,所以就匆忙忙来到教室,很快就上课了。听了她的倾述以后,我深深感到,谢某某少的不是梳子,也不是时间,而是她对时间的分配和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后的许多日子,我常常找她谈心,时时给予提醒。她对我的教育都认真听取,并一一照做。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谢某某学会整理,收拾,教她课余时间如何合理分配,早上起床,怎样变得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各项生活,并且,我让我班一个生活自理比较强的女生帮助她,监督她,逐步地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自己的各项生活了,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大幅的提高。
        由此可见,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个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自身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经验融会贯通的结果。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探索,会使我的班主任管理艺术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