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张爱华
[导读] 学科素质是高中新课标提出的一项教育重点,学科核心素质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测,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来学生的学习信息思维水平和创新水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实验中学  张爱华

摘要:学科素质是高中新课标提出的一项教育重点,学科核心素质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测,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来学生的学习信息思维水平和创新水平。然而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评测手段不适用与面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学习。本文根据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评测内容进行探讨,以供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评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评测方式
        受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该学科的教学质量。目前,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影响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同样有着专属的学科素养,加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提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面向学科素养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评测,能够有效地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成果进行评估,以便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进行优化与改进。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评测依据
        (一)学习方向
        根据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的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必修一中的教学方向是数据以及算法,主要围绕着数据展开,阐述了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相应的数字化工具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判断、数据的处理与运算、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以及对数据的价值进行分析等。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算法方面,主要明确了算法的概念,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并让学生能够表达一些简易的算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感受算法的抽象性,能够建立模块来实现一些简单的算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来实现自动化解题的过程[1]。
        (二)学生的学科学业质量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评测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是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信息技术的结构化程序、信息思维、合作探究能力与价值观进行综合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划分,每一级的学业质量水平整合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不同环境中对数据的运用能力、使用信息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的评测标准为学生在毕业是达到信息技术学科应达到的合格要求。
        二、评测要点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课程标准》中的评测要求可以看出,评测内容从对学生的双基考察,转换为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使用信息化思维与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测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科的重点知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关注学生使用信息化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学科能力。



        面向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评测,要对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掌握的技能、知识与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综合的评测,通过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的综合品质,来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学科核心素养。
        三、评测思路
        (一)学生的知识技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评测虽然不强调具体的学科能力,但学生也必须掌握足够的学科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评测方式学生可以将知识死记硬背得以通过,在新的评测标准中。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在评测中带入具体的情景。
        例如学生甲发现了一组数字:xxxxxxxxxxxxxxxxxx,学生甲通过对这串数字进行分析,他意识到了这是一组身份证号,通过这组数字的前六位,他可以知道身份证所属人的出生地;根据第七到第十四位数字,他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生日,再根据最后四位,可以得知他是当地出生的第x个孩子与性别还有身份证验证码。学生甲通过对这串数字进行调查,得知了这串数字的意义与价值,掌握了对数字进行判断的能力[2]。
        (二)注重教育中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无论进行什么学科的教学工作,都要将育人放在首位,在润物无声中向学生进行社会教育。
        例如学生乙的父亲收到了来自朋友的一条短信“我中了大奖,需要一笔手续费将奖金提现,我现在手头不便你先帮我垫付,之后给您500元作为酬谢,银行账户为xxxxxxxxx,公证处的电话为xxxxxxxx。”学生乙的父亲立即回复了朋友一条信息,得到了答复,之后他给短信中提到的公证处打了电话,也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但是他还是不放心,随即拨打朋友的电话,但没有人接,之后他拨打114验证公证处的电话,发现没有相关的记录,最后学生乙的父亲向公安机关报警,发现这是诈骗。教师可以根据这则案例来为学生创设题目:学生乙的父亲使用了什么方法来鉴别信息,那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方法不妥,为什么,你是否会将这个案例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与家长。
        这道题目通过实际案例考察学生对数据准确性的判断,同时询问学生是否会向他人分享,也间接的评测了学生的信息分享能力与社会责任。
        结束语
        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够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评测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在评测中合理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进行考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课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于发展。
参考文献
[1]战东良.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J]. 科普童话,2020,(05):76.
[2]魏雄鹰,肖广德,李伟.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7,(05):15-18+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