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孙安
[导读]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具有着较强的启蒙性,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当前,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在语文课程当中,一定要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进一步强化。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二小学 孙安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具有着较强的启蒙性,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当前,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在语文课程当中,一定要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前言:新课改倡导,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秉持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让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所以,在这样的号召下,教师就应该加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多举并施,让语文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变得更加精彩,带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得以实现。
        一、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1]。特别是在新课改不断实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变得更高。因此,在现阶段,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小学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让教学得以改革和创新。一方面也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教学当中真正的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对于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语文教材往往是教师的主要依据[2]。在教材当中包含着非常多文质兼美的优质文章,需要学生不断的品味和鉴赏。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教师在课程中首先就可以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入情入境,对文本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过程当中,作者在文章当中画面描述时非常壮观和美丽,假如只是让学生凭借文字想象的话,就会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很难理解准确。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和小兴安岭相关的视频资源和图片,让学生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行了解。在后续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投入到朗读当中,带给学生一种入情入景的感觉,推动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二)加大兴趣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强化,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注重兴趣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这样才能够让预期的教学目标得到真正的实现。


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加大兴趣培养,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讲解《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出积极性和参与性。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在这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投入到课本剧的改编活动当中。在改编之后就可以分角色表演在课程当中进行呈现,最终由教师进行打分。借助这样的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三)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都运用一刀切或者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在课程当中占据的地位绝对主导,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当中一味被动接受。在这样的模式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当前,教师应该对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逐渐的变为主动,带动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例如,在讲解《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围绕着重难点来提前讲解,将讲解的过程剪辑之后形成微视频,上传到微信群当中。在后续学生预习时就可以让学生播放微视频,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在之后的课堂学习当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提出在预习当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合力解决。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引导,让教学和点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推动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要想更好的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重视评价,并且追求评价体系的完善,让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例如,在评价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教师应该保障评价体系的完善,应该将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引入进来,让学生可以看到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差距,深化学生的自我认知。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秉持着激励性的原则,不要将全部的目光放置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内在潜能,进行积极的鼓励,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和激励。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当中充满自信,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自主和积极,带动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得新课改对课程教学的要求得到一一落实。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小学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教学的完善和优化,改变应试教育对教学的影响,让课程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所以,在现阶段,教师主要可以从创设教学情境、加大兴趣培养、转变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让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推动预期的教育目标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彩娥. 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J]. 课外语文,2021,(01):94-95.
[2]赵瑞芳. 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 考试周刊,2020,(A5):23-24.
[3]乔建平. 高效课堂教学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 学周刊,2021,(03):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