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语感搞好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曾爱民
[导读]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此这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能通过文字的桥,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湖南省新化县科头乡乔安希望小学  曾爱民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此这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能通过文字的桥,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一、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特征
       (一)语感的敏捷性
        语感的敏捷性也称语感的“敏锐性”、“敏感性”等,不同的研究者对此称谓不同,其实质都归结为直觉思维在语感中的外显形式。敏捷性中的“敏”者,敏感之意也,是指心理上和生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捷”者,快也。语感“往往表现为在一瞬间就把握住某种语言现象的本质特征的那种顿悟”。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一两遍,就知是否“上口”、“顺耳”,就可以发现哪些地方“畅达”、“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例如一读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佳句使得顿生美感;而一读到“开刀的是她父亲”,可以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以理解为她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手术。这样的句子就是语意交代不清,让人产生误解。
        (二)语感的直觉性
        这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做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潜意识思维,或者说是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往往凭“感悟”。如读了一篇美文,立即拍案叫绝,大声叫好;听了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你立刻觉得“绿”字用得妙,可谓“一字用妥,尽得风流”。教学中也经常会出现依靠语感的直觉性来把握语言对象的情况。就这样,运用朗读,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
        (三)语感的整体性
        直接思维强调整体感知,对语感整体性特征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是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作解释,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二是指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而不是条分缕析,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理解和切分。相比较而言后者更能揭示语感独有的特点。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令的作者仅用28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野夕照图,首句9词18字,相互叠映,创造出苍凉萧瑟的意境,映衬出旅人羁旅天涯茫然无依无靠的孤独与彷徨。全曲景中含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的景象,材料的截取和剪裁极其到位,并因此成为经典。
        (四)语感的联想性
        联想性指感知语言文字时不局限语言文字所及的范围,而是由此联想起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如《蒲公英的种子》中,“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山岗、平原、小溪、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岗、平原、小溪边,都可以用“哪儿”来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地方。”如阅读安徒生的《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一句时,就应联想到: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语言感受中的联想、想象力越强,越能加强对言语对象审美欣赏的生动性,越能增强其文章理解的深刻性,越能深化自己审美感受的情感性。



        二、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培养的途径
        语感训练的高要求,操作过程中的走过场,使得语言训练犹如过眼烟云,可望不可及。语感的形成来自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为了让学生将来有敏感的语感,就有必要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感的基础训练,使其终身受用。近来,有很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语感教学引入课堂,无疑对语言文字训练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现状却令人颇忧。问题可以归纳为这两个方面:一是脱离实际追求敏锐感觉,导致“为作新词强作愁”。二是无节制地夸大语感的模糊性,使训练在迷迷糊糊中走过场。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有时是实实在在的,能溢于言表;有时却是模糊不清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对于前者,教学时容易把握。对于后者,特别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很多教师往往不能抓住时机,适时点拨,而是简单的敷衍了事,从而使学生获得把握语感的主动权。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阅读积累,语感感受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有了速读作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能拓展阅读范围,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二)联系生活,体验语感
        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对课文中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让学生把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这样敏感的语感才能有效的培养。如朱自清在《春》中描写青草:“小草偷偷地从草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可启迪学生琢磨:小草为什么是“钻”出地面?用“长、冒、冲”行不行?为什么又是“偷偷地”?换上“悄悄地、慢慢地”好不好?“嫩嫩、绿绿”改成“嫩绿”不是更简练吗?教师可以增、删、调换、前后改动的方法与原文比较,让学生体味,逐步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的敏感性,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那样:“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
        (三)加强实践,增强语感
        所谓语感实践,就是对学生进行程序性知识教学,掌握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序列程序,即让学生直接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看、诵、写”,对学生的语感器官反复进行语言刺激,在学生大脑皮层上的脑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系统达到熟练化、自动化,就形成了语感。
        在语感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听,一是录音材料,如演讲、辩论实况录音、收音机里的小说、散文、电影等;听时可重点琢磨别人怎么发音,怎么处理语调、停顿和语速,如何处理语气、语序等,体会其语言之妙处,增强自己的语感;二是现场听别人讲话,听别人如何讲话,分析其表达方式,把握学生其说话的内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培养自己的语感。
        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熟读成诵。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多写时以多读中积累的言语为基础的,自觉的反复进行言语运用的过程。
        综上所述,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路径。抓住了对语感的训练和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只要语文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规律,讲究方法,让学生加强训练,持之以恒,学生良好的语感就一定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一定会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