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   作者:王倩
[导读] 经过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教学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改进新课改以来突显出来的教学问题,则可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接受充分的数学学习训练,综合性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学校 王倩 712000

摘要:经过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教学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改进新课改以来突显出来的教学问题,则可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接受充分的数学学习训练,综合性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使其能够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增强其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掌握好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学习经验,促进自身数学学习方式的创新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应遵循这些教学要求,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灵活地运用到数学课堂中。 
        一、以微课为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基本知识载体的新型课程形式,大多数教师都已经开始运用微课来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1]。因为教师可将录制好的微课教学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行下载,并观看微视频,然后根据微视频中蕴含的知识点展开自主学习,或者教师可利用微视频中具有直观性的教学内容,突破课堂上的重难点知识,保障学生整体上的自主学习效果。
        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录制微视频,将“线段”、“射线”、“直线”等方面的重难点整合起来,让学生有重点地展开自主学习。比如微视频中总结了“线段”的概念及其特点,学生则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线段”的概念及其特点画出“线段”的简图。以此类推,学生也可在自主学习时,根据“射线”、“直线”的概念及其特点,画出相应的简图。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突破学习难点,教师还可在微视频中插入“拉线实验”的动态短视频。这一视频内容可涵括三个部分:(1)两只手在同一水平线上不断相向拉扯一根线,意味着两端无限延长,这是“直线”;(2)一只手固定线的一端,另一只手拉着线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意味着一端有顶点,另一端无限延长,这是“射线”;(3)两只手在水平方向上拉着一根线相向运动,并在某个时间点停止运动,意味着这条线有两个顶点,这是“线段”。由此,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动态的学习资源展开高效的自主学习。



        二、以小组为形式,推动学生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一般可以根据小组这一基本单位,展开相互协作的学习活动。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成立小组,或者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内容等不同的要素,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相互合作,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彼此的学习效果[2]。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一课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自主分配合作学习任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自主学习经验,展开合作学习交流。
        教师可依托教材,先为学生制定合作学习的总体学习任务:“已知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114min,那么在求解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21周所需的时间,该如何去计算呢?在计算的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各小组的学生可在正式开展合作学习时,让小组成员各自展开独立的思考,自主想出一个计算方法,然后将自己的计算方法、思路和过程分享给自己的同伴,再展开合作交流:“哪种计算方法最方便呢?哪种计算方法比较科学、准确呢?在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合作交流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能力。
        三、通过操作实践,驱动学生深入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操作实践活动占据的比重并不小。学生在参与操作实践活动时,可通过具体的操作,对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掌握,甚至能够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3]。因此,教师可通过操作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促使学生展开探究学习。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一课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数学操作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使用小木棒自主地制作三角形、四边形的框架,或者制作蕴含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手工作品,然后让学生细心地观察自己制作的成品,从中获取有效的数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数学疑问,并自主展开思考与探究,进行及时的释疑。比如学生可提出问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么四边形的稳定性又怎样呢?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区别?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体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还有其他图形具有稳定性吗?”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与解决时,可更好地掌握新课的数学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数学探究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很好的运用价值,教师可分别根据这三个要素,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旨在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纪立祥.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6):123-124.
[2]童一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32):8.
[3]曾旭剑.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措施[J].读与写,2020,17(5):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