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南京市浦口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建设工作的日益完善,城市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地下管线的数量在逐年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上与地下建设之间的矛盾关系,则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辐射范围。在工作实践中,各个地方上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全面提高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具体落实。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探测基技术,其中包括平面定位法、直连法、地质雷达法、电磁波法以及感应法等,期待能够与业界同仁深入交流。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下管线;探测技术
一、概述
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主要是按照城市规划方案与建设管理需求,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普查方法,进而全面掌握目标城市区域内的地下管线情况,根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来绘制出详细的管线图,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完善信息数据库和管控系统,进而实现对地下城市管线的动态化管理目标。而地下管线的探测工作主要是对目标区域地下管线的位置、属性等信息进行确定,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
二、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具体流程
在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中,首先要完成的是对目标区域的调查工作,进而为后续的探测工作打好基础,提供参考依据。当地下管线的信息数据库建立完成后,相关权属单类与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配合。全面搜集有关于地下管线的所有资料,普查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要求,将调查重点标注到图件中。其次,进一步核对地形图与竣工资料是否存在出入,逐步对地下管线的特点、附属物以及地面构筑物等进行排查,并将调查结果准确的标注在地形图中。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地下管线的调查工作必须要严格符合相关要求。权属单位应当做好督促工作,在地形图中准确标注出每条管线的材质、埋深、管径尺寸、截面特征、电缆根数以及建设年代等等。最后,当各个测区的调查工作正式完成后,权属单位则要将标注完成的工作图及时交由协调机构,探测单位则要尽快设立联络小组,将所搜集到的相关图件和调查表绘制成册,为后续的探查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关键探测技术
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查工作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将其分为两大阶段,其中包括明显管线点调查与隐蔽管线点探测。其中,前者主要采用相关工具将检查井开启,并对构筑物进行逐一调查,进而准确确定出地下管线的种类、属性、位置以及深度;其次,后者主要是利用探测仪器对位置相对隐蔽的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其中包括管线走向、连接关系、位置特点以及深度等等。笔者在下文中列举了几点比较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供参考。
(一)平面定位法
简单一些解释,平面定位法主要是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搜索和确定,进而在地面上投影出相关位置。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的位置区域,技术人员要参考现有资料来绘制出图纸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设备来进行扫描搜索,待确定管线位置后展开后续的追踪调查,以此来锁定地下管线的准确平面位置。首先,对地下管线的位置进行追踪探查,技术人员需要灵活采用实地调查、调绘现状以及深入搜索等方式,对目标区域管线的大致走向与实际位置进行初步掌握。而后再利用管线探测仪,在已经初步确认的点位上发射信号,利用接收机对信号进行追踪,进而准确锁定管线特征点的所处位置。其次,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管线仪器来锁定管线位置。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极大值与极小值法:其中,极大值法的操作原理是,当地下管线在场源激发的情况下产生强度电流后,则会在管线的正上方位置形成最高水平分量值的磁场,这回导致在地面投影位置上表现出极大值;极小执法的操作原理是,在地下金属管线的正上方位置,会形成最小分量值的磁场,进而得出“0”数据,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垂直管线的走向方向,利用管线仪来确定垂直分量,进而锁定平面位置。
相比较来看,前者比较适用于幅度大且异常明显的状况测量结果,精度较低。而后者则更加适用于在相对理想的条件下,定位精度更高。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临近管线的干扰,因此会导致最终得出的测量结果与实际位置出现异常偏离。为了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测量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与分析干扰来源,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来准确判断对测量目标带来干扰的原因,并进行逐一排查。
(二)直连法
如果在普查现场发现有管线出露点的现象,例如建筑消防阀门、水龙头、路灯杆等,则需要将探测仪器的电缆正极与露出点相连,如果露点表面包有防锈漆则要予以祛除。而后,将电缆负极利用接地棒与大地相连。此外,技术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点同时连接在相同的管线上,注意要控制好连接导线与目标管线之间的距离,通常需要在5m以上。通过此种方式将在一定频率内的交流信号直接连接到被测金属管线上,准确测量出管线位置。技术人员应当根据二次磁场信号的强弱变化来灵活选择探测方法,一般情况下的顺序为直连法、夹钳法以及感应法。
(三)雷达法
如果在普查现场遇到易燃易爆的管线,例如燃气管、氧气管等等,则要避免运用直连法,必须要严格按照产权单位的相关作业规定来合理选择。在实际操作中,针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工作可以采用地质雷达方法,此种方法的操作原理为,利用发射天线朝向目标地点地下介质发射电磁脉冲波,当电磁脉冲波进入到地下介质中会进行传播,进而将电磁性差异分界反射出来,并将其传送到地表上。当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后,利用光纤传输功能将其输送到仪器控制台,经过处理后形成时间序列信号。此种时间序列信号可以组成雷达波形记录道,在构成雷达剖面后准确获知目标地点的地质信息。
通常情况下,此项技术会与其他传统类型的探测方法同步应用,为了能够保证最终探测结果的准确性,技术人员需要提前获取目标地点的浅层地质资料,通过设置相应参数,将所获得的雷达图像进行逐一比对,进而将不同地质条件下所获得的不同采集参数列举出来。相比较而言,由于雷达设备具有着极高的价格,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探测地点需要地面平整、视野开阔且无障碍、无遮挡;此外还需要技术人员提前预知目标管线的大致位置。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较高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会被用于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例如深度较深的大口径管道、沟道以及面积较大的地下空洞等等。
(三)感应法
感应法所指的是利用发射机朝向目标地点发射谐变电磁场,目标探测地点的地下管线将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形成电磁场。而后,地面上的接收机会将由地下管线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行接收,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对目标管线进行准确定位和追踪。感应法比较适用于出露点较少,且不是用于直接探测法的情况,相比较而言,感应法不需要应用过于昂贵的操作设备,因此应用频率较高且成本较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探测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具体辐射情况的核实力度,准确绘制管线分布图,从地方上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落实管线图的检验工作,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保证系统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生动性以及形象性,以此来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蒋一方,陈卓,张凤录.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管理体系的建立[J].工程勘察,2015(5):14-19.
[2]潘文俊,方门福.深圳市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方法初探[J].城市勘测,2016(2):105-108.
[3]王友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探测的质量检验分析[J].测绘通报,2018(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