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期   作者:陈青海
[导读] 海绵城市理论运用于城市规划中,能够提升城市规划的有效性
        陈青海
        东莞市麻涌镇规划管理所  广东 东莞  523142
        摘要:海绵城市理论运用于城市规划中,能够提升城市规划的有效性,促进城市水资源的科学运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但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匮乏、洪涝灾害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推动城市持续稳定发展成为了很多人员亟待探索的问题。而通过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则能够充分保护水资源,降低水源污染,并且还能够推动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的建设。基于此,文章就从这一视角进行了分析,探究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运用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水源污染;洪涝灾害
        
         一、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1.海绵城市理论的诞生背景
        在传统模式下,我国城市在处理水系统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末端处理-泵站-水处理单位-涵管-湖泊等,如果自然降雨量较大,超出了城市水处理系统的最大限值,那么城市就会面临内涝。而且传统模式不注重对雨水进行渗透、收集等,会导致一些带有污染性的雨水直接流入河道中,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土壤污染。加之无法对大量雨水进行利用,导致雨水浪费,城市中的草地、森林等面临着缺水的情况,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海绵城市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2.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海绵城市理论也属于城市管理理论的一个部分,其与城市管理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独有魅力。海绵城市理论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将其运用在城市规划中,目的在于解决城市水资源管理有关的问题。其将城市喻为一个大海绵,在降水较多的时候,可以采用有关的技术途径对城市中的剩余雨水进行存储,而在城市面临干旱的时候,则将所存储的水资源释放出来,用于推动城市的正常运转。从本质来看,海绵城市理论是对自然界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效运用,通过这一调节能力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运用,以此带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城市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价值
        1.帮助城市降低内涝困扰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排涝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将排涝问题贯穿其中,结合城市土壤情况、气候情况等开展规划与建设工作,才能够保障城市的持续运转。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季节性降水十分不稳定,一些地区出现了降雨量激增的现象,由于城市缺乏科学的排水、储水系统,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对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完善,则能够促进城市储水能力、渗水能力的全面提升,降低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此外,海绵城市理论还可以促进雨水的循环运用,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动城市高效发展也十分有利。
        2.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建设必须要与生态环境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的和谐共存,而这一要求与海绵城市理论相契合。海绵城市理论的初衷就是对城市中的水资源进行调节,并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海绵城市理论,能够促进城市绿化规模的增加,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推动生态平衡。此外,海绵城市理论还能够使雨水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灌溉城市森林、草丛等,对城市的气候条件进行科学调节,这能够推动我国绿色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三、在城市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措施
        我国政府提出“雨污分流”的要求,各个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水源采用对应的处理方法,以实现处理效果的提升,降低处理成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本文从景观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分别论述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措施。
        1.城市景观区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城市景观区主要有园林、公园等,这些区域主要对自然降水进行承接,因此可以运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将地表水引流到分集水池。

由于草地、园林等会对自然降水产生一定的过滤作用,所以可在城市径流集中地建设园林,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种植草地,配合透水铺装以对地表径流系数进行改善,并在草地、园林、透水铺装等下面设置沟渠,使过滤的自然水引入到沟渠或者集水池中,以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收集和运用。
        2.城市商业区、居民区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商业区和居民区一般所住的居民较多,在对这些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可以运用生态屋顶技术充分运用自然降水,如当前上海市很多区域所建设的高层建筑物顶端都设置了灌木和绿色草坪,这样能够对自然降水进行吸收。还有一些社区有较高的绿化面积,能够通过绿化面积对自然降水进行过滤和渗透,并将处理后的水排入到集水池中进行储存,以备关键时候运用。
        3.城市工业区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在城市中,工业区通常有大量的工厂,这些区域的水资源也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要对工业废水做出处理,才可以将其排入到积水系统中。老城区工业区,可以采用地下管道将处理过的工业废水引流到集水池中。要严格依据工业区的实际情况对分集水池进行计算,提升其工作弹性,且还要做好水资源的检测,避免将处理不当的水资源引入进来,导致集水池中的水源受到污染。
         四、城市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要点
        1.要坚持生态为本
        海绵城市理论注重生态保护,不管是从技术方面而言,还是从规划层面而言,其目的都是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城市水资源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带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开始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围湖造陆情况,导致河流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城市水资源生态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日益短缺。这种现象与海绵城市理论是相背离的,应当从根本上进行改善。在城市规划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尽量降低对湖泊、河流等的运用,确保城市原有含水能力和蓄水能力不被降低。还要对城市中的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等进行科学保护,用可持续的眼光看待城市发展,打造出宜居城市、生态城市。
        2.要坚持政府主导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政府发挥的始终是主导作用,政府应当为城市规划把关,引领城市规划的大方向。各部门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下,从计划、组织等多方面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落实,并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如政府可以组建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项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使海绵城市理论得以有效落实到各个环节。同时,基层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发挥调节者的作用,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为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3.要坚持规划优先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盲目开展,要做好系统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整体上对项目建设进行把关,促进海绵城市教学效果的良好。在传统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交通道路的渗水能力,导致城市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道路规划,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自我吸收和自我调节,而在城市雨水排放和吸收过程中,道路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在规划城市道路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排水以及吸收性的考虑。如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隔离带,以更好地对雨水进行吸收;另一方面,还应当注重材料选择,明确城市规划的材料要点、标准等,切实为道路能力发挥提供保障。
         五、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论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对于缓解城市洪涝灾害,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率有较大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同时,要坚持生态为本、政府主导以及规划优先原则,如此才能够使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李少雷.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智能城市,2018,4(21):14-15.
        [2]高峰,蔺欢欢.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评估概念模型构建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05):26-32.
        [3]郐艳丽.海绵城市建设问题、风险与制度逻辑[J].北京规划建设,2017(02):58-63.
        [4]张伟,王家卓,车晗,王晨,张春洋,石炼,范锦.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经验探索——以南宁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6,40(08):44-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