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期   作者:王兴旺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王兴旺
        证件号码:1305301985****2019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道路路基施工需要根据建设需求和实地情况进行施工技术与细节分析,确保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路基是支撑市政道路荷载的重要部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受到水文地质、施工材料、施工方法、人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了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的难度。所以,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须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质量事故隐患,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推动道路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1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1.1路基强度
        合理控制路基强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是防止市政道路出现沉降、变形、车辙等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市政道路路基强度受水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雨季时,受大量的路面流水和路基地下水影响,会出现翻浆现象。冬季时,路基冻胀,导致路面隆起,路基融化后,路面开裂冒浆、起伏不均匀,会降低路基强度。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车流量等,合理设计路基的强度值,尤其是在路基开挖和填筑环节,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检查并控制路基强度,减轻路面的负担,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1.2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是承载路面荷载的基础结构,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路段不达标的土质要进行改善,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如松软的土质,可采取土壤置换措施,提高土质的承载力,防止地面塌陷;地质较为紧实的地段,需做好防雨水、高温措施,避免道路变形、突起等。
        2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建设常见技术问题
        2.1软土路基硬度较差
        为确保市政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首先要确保路基建设达到足够的强度。项目一些路段的路基所处位置地下土层为软土土层,本身条件受限,强度较差,如果发生挤压或者振动,土壤体积变化强度大幅度下降,导致路基受损,引发路面变形或者路面下沉等问题,因此要根据道路修建位置的地质情况设计路基结构,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抵御土层变化带来的影响。
        2.2雨水长期冲刷损坏路基
        市政道路建设中边坡是极为常见的,道路施工要考虑边坡稳定性,做好边坡路基的强化工作,使得道路施工能够达到更好的质量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当地雨情,以及雨水对边坡冲刷给地基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选择相应的路基施工技术确保边坡安全,以及边坡位置的路基可以抵御雨水冲刷。
        2.3路基沉降不易控制
        在市政道路规划阶段,要对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复杂的区段进行评估,以合理的施工工艺开展建设工作。特别是地质条件,为加强路基强度,会采取措施对路基建设位置进行强化,如添加其他材料或者英制土壤等方式。因地质条件和环境的复杂性,路基沉降问题仍然时有发生,不易控制,因此在路基施工工程中要持续强化施工工艺,解决沉降问题,保证道路使用寿命。


        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3.1挖方施工技术
        挖方作业之前完成截水沟及排水渠的设置与疏通,并根据施工区域土壤特点开展防渗作业,设置保护措施避免路基施工對周边现有建筑、设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交通协调及排水系统设置工作完毕后,对施工区域的障碍物进行清除,确保挖方过程边坡的稳定性,降低施工干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挖方采用分层开挖、由上到下的方式进行,检验挖方材料是否合格,并做好施工过程的排水工作。若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可选择将人工开挖与机械开挖结合的方式,严格依照边坡参数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开展挖方作业,杜绝超挖后进行回填。
        3.2填筑施工技术
        对填筑料进行性能检验,选取样路段开展预填筑试验,以确定最佳的松铺系数、碾压次数及设备使用方案。若路基施工中土方回填厚度达到80cm,应对填筑区域进行清理,清平路基基底并进行压实,然后再进行填筑施工。路基填筑区域通常被分为平整、填作、检测和震压四个区域,各区域之间的施工作业应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平地机摊铺填筑料,根据事前测定的松铺系数确定每层摊铺的厚度,通常情况下厚度不应超过30cm。当摊铺至最上一层时,其碾压后的厚度不应小于8cm。确保各摊铺层路拱相同,以提高路基自身的排水性能。填筑施工中,填筑料的选取也是关键。在选料之前,进行取样分析,若材料性能达到工程建设要求即可大量取用。所选材料应具备运输、挖取方便、容易压实等特点,且材料强度、渗水性等均要达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常用CBR来确定填筑料的具体参数,如强度限值、颗粒直径范围等。当前应用最为频繁的填筑料为砾石混合料和石质土,其优点是强度大、水稳性高。此外,经处理的煤渣、钢渣等工业废弃物也可被用作填筑料。禁止使用淤泥、沼泽土等材料填筑路基。
        3.3压实施工技术
        路基压实施工依照如下原则进行:先轻厚重、先慢后快、先中间后两边。依照该原则进行碾压作业可使路面紧实度和平整度更高,并提高路面强度。在填筑料摊铺阶段,可在路面中间及两侧预留3°左右的夹角,以提高路面紧实程度。例如填方路基,路面下150cm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3%,路面下80cm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4%,距路面80cm之内的压实度应超过96%。
        3.4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排水工作受到自然降水及地下水位的双重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专门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地下水等长时间浸泡路基而影响道路强度及使用寿命。排水系统本身不能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要求能够将路面积水彻底排除。常规的路基排水系统被设计为地上和地下结合的方式。其中地上系统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排除路面积水,避免大量积水从路面下渗至路基影响结构强度。而地下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地面两侧横坡边沟及流槽的特点进行,利用预制混凝土或现场浇筑混凝土隔离带的方式对雨水进行阻隔。地下系统可在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集水槽,辅助路面排水。沿路基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排水口,各排水口与排水沟相连通,以便将积水汇集输送至排水沟内。地下排水设施应严密无缝,防止地下水渗透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路段,地下排水系统应设置渗水管或填充砂砾材料,以提高系统地下水排水能力。在挖方、填筑作业中,可在路基表面设置角度为3%左右的排水横坡,做好纵向排水工作,排水横坡的具体角度还要根据路堑断面形状、纵坡大小、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注意施工现场散落石料、土料的清理,避免阻碍路基排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道路工程使用寿命、效率的基础保障,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材料和过程质量,重视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国家标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促进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勇,李勤学.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86-87.
        [2]薛庆宏.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274-275.
        [3]黄霖.研究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9):240-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