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永康1 孙凤歌2
1身份证号码:37020319800915****
2 身份证号码:37292419781019****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建筑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装配式建筑具有许多质量特性,是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逐渐增多,对装配式建筑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阶段性的优化。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构节点优化及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优化;处理技术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
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传统建筑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其优势尤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环保层面来分析,装配式建筑运用绿色环保材料比重大,基本上可称为环保建筑,其材料选择多样化的特征明显,解决了由于材料单一化而引发的选择方面的困扰。由于装配式建筑基本上沿用的是拼装方式来予以建设,因此在建设阶段更为便利,所出现的污染和建筑垃圾也会变少,对于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十分有利。在建设阶段,可很好地节约人力、物力,所投入的建设成本也要比传统建筑少。在施工的时候,机械设备参与的方面较多,整体施工效率高。政府出台了诸多与之相关的政策,来促进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此为契机,开拓更为广阔的领域与市场,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以上内容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势体现,未来还应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使人们可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2 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构节点优化及处理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的控制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优势是很多的,而工程设计尤为关键,对工程设计质量进行严格地管控,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施工管控当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控制十分关键,所以从构件的生产和制造上,需要结合相关的施工图纸、施工设备标准等科学地进行生产制造工艺的实施,对构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严格做好质量管控工作,这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因此,在具体的设计管控阶段,从连接构造到构造结构方面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目标的科学实现。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优化中,结构工艺系统的优化是关键。技术体系不同于结构体系。它包括框架结构、叠合剪力墙结构和组合整体剪力墙结构。技术体系与生产过程有关,属于制造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一般来说,不同系统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来确定。因此,每个组件和每个组件之间的连接也需要逐个确定,因为没有绝对固定的连接方式。例如,在结构优化技术中,可以使用预制组合板或组合梁,而组合板可以是桁架或预应力结构。例如,当剪力墙预制时,可以预制叠合剪力墙或完全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可采用剪力墙与钢套管。管道根部的连接可以通过管的根部或波纹管的连接来完成。
2.2 柱与柱连接节点
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柱的连接关系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结构抗倒塌能力,是框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最后一道防线,极其重要。为保证预制柱吊装时能精确就位,以及缩短吊装时间,可在预制柱施工前先制作柱定位模具,模具孔洞大小控制在比柱钢筋大2-3mm,以保证柱钢筋定位精确度。模具采用5mm钢板委托专业厂家车床精确制作.将连接部位凿毛以增加接触面并清理表面浮浆,采用吊装梁垂直起吊,预制柱吊装至操作面保证其底部稳定水平,使预留钢筋插入至灌浆套筒内,安装柱临时支撑,对柱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及垂直度进行检查,调节支撑并紧固。预制柱在起吊时应试吊升高50cm,操作过程应做到慢起、快升、缓放。
预制柱调整就位后,在柱角处加塞垫片,并按照设计要求将柱底部接缝处封堵密实,接缝处封堵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待封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采用高强灌浆料进行注浆。
2.3 严格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
首先,做好现场组装管理工作。现场组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设计与施工单位根据建筑工程的特色,周围的环境特点等多种因素,科学地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控制好组装装配的难度,减少繁琐的施工环节,以此来保证整个组装装配施工的效果和建筑结构的安全。同时,还需要做好装配式建筑质量与监督体系的构件,严格验收与管理工作,促进验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次,做好工程预配制管理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在工厂中对相关的预配件进行集约化设计的,之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施工,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及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施工重难点问题进行精准地掌控,重点提升技术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返修问题的出现,以此来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最后,严格预配件出厂前的管理工作。在预配件出厂之前必须做好严格地检查工作,检查配件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在质量认证合格之后进行验收。在构件运输上,要考虑到运输体积、距离等多种因素,据此来制定较为完善的运输与构件配置方案。在预配件出厂之前还要对具体的磨损情况进行检验,对重点部位进行保护,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应该放在科学的位置上进行保护,做好质量保障工作。
2.4 运输装配式构件的要点分析
在运输构件时,要尽量选择运用平板车等运输设备,且在车上要配备固定点,确保在运输时构件不会出现位移或碰撞。在运输剪力墙板的时候,要选用立放的方法,但是在楼梯或阳台运输底板叠合板时均要以平放的方式进行,且要针对构件来实施固定与支撑,预防构件在运输时发生不必要的损坏。堆放装配式构件要点:在堆放装配式建筑物构件的时候,首先要针对场地实施硬化处理,另外还要布设科学化的排水设施。在对装配式外墙构件进行堆放时,要选择靠放的方式,将外饰面朝内放置。
2.5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方式
悬臂端梁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连接方式,其所需要的零部件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在施工现场就能够完成拼装环节。这种连接方式要事先计算好各项数值,悬臂梁的悬臂长度与拼接板的厚度都是很重要的,稍有不慎就会使节点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确定各项数值的精准性,以此来保证连接阶段的刚度和稳定性。钢框架与梁柱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很重要,其在施工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通过把钢框架与梁柱板连接在一起,可以计算出其弯矩和转角的关系。而且在实际的施工当中要事先进行建模,这样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在施工中发生失误的概率。可以把T型构件与L型构件组合在一起,实现可变梁高的梁柱节点连接。其中L型是构件比较多变,它能够适用于承载节点受到的各种作用力。因此在对节点承载性进行考虑时,一定要注意L型构件的厚度是否满足要求。T型构件与L型构件相差很大,它主要起到固定的作用,不直接参与到承载力的控制当中,因此它的强度也与节点的性能无关。如果想要有效提升节点的性能,就要控制好节点的下端板设计,它和节点承受力是相互影响的。
3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它能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和住房短缺问题,将成为建筑业的一个突出问题。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构节点工艺,有利于保障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孙红尾,王洋,万超.分析与探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J].地产,2019(22):27.
[2]罗赤宇,王华林,曹志威.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多样化创新实践与标准建设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9,36(08):68-74.
[3]于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探究[J].低碳世界,2018,9(0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