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
珠海正方南屏科技生态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中,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日趋繁荣。由于我国的一些建设企业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管理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导致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当前关于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控制;应对措施;
0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避风险,以提高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目标,开展系列工作。重视工程质量的把控工作,从技术、管理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出科学合理的道路工程质量措施,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难点
1.1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难点
要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保证道路的平整度、避免出现积水等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采专业的施工技术。首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参与施工的工人素质参差切,存在一些滥竽充数的情况,在进行回填、碾压时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1]。其次,路基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施工单位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回填土,还要对铺路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否则会导致道路发生沉降的现象。同时,在施工时还会碰到软弱土路基问题,这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缺乏合适的方法处理,会导致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最后,许多城市道路都会面对排水难题,要解决这项问题,就需要从排水方式、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施工队伍不仅要负责处理自然降水、地下水的问题,还要负责排水问题。使用不恰当的施工技术,容易使道路产生路面开裂、路基毁坏的问题。
1.2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难点
大部分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都会收到环境制约、工期制约等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在规定日期之前交工,设置出了许多的施工管理措施,但还是会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工程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施工单位并没有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时状况百出,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导致施工进度缓慢,不仅经济效益低,工程质量也不达标。第二,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企业内各层级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淡薄。第三,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由于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的标准不一,很多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浑水摸鱼,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提高市政道路公正质量的具体解决措施
2.1提高施工技术含量
2.1.1学习先进施工技术,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施工的效率,进一步解决道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2]。对此,施工单位要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安排专业的技术工人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关于道路填充的先进技术,并对普通工人进行普及。同时,购买先进的施工设备,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的精读和准度,规范施工的具体冲,严格管控机械设备。此外,施工单位还可对外寻求技术支持,比如高薪聘请其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单位进行技术讲解,提高单位内部的施工技术含量,为接下来的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科学配比施工材料,做好质量保证基础
市政道路一般采取沥青混凝土作为建设材料。为了避免道路裂缝现象的产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控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遵循确切的比例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从根本上保证道路铺设材料的质量。对此,施工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工作质量:一、加强对原材料属性的检测。
从工程实际建设层面出发,对所采购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合理的管制,用专业的设备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保证其密度、含水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禁止将原材料摆放在潮湿的地方,避免影响到后续配比工作。二、根据道路施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浓度的材料配比,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配比符合当前道路的状态,从根本上提高道路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2.1.3科学设计排水沟槽,强化道路排水功能
为了避免城市内涝现象的产生,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一定要科学设计排水沟槽,采取专业的施工技术强化路面排水功能。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排水施工的管控,综合考虑工程中不同地势路段的排水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决。一方面,要加强对沟槽施工质量的管控。在进行沟槽挖掘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并保证技术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操作。在此过程中,要强调不同地段沟槽的开挖深度、高度,以轴线为基础进行挖掘,这样能够确保沟槽的施工质量在标准之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路基面排水功能质量的管控。在设计排水管道与排水沟槽时,要重视对积水路段的设计和处理,详细了解地下水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实际的水文地质结构进行疏通,以此来规避由于城市内涝问题所导致的地基侵蚀现象。
2.2制定合理管理措施
2.2.1提前做好施工计划,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施工单位只有提前从监管角度和设计角度两方面进行着手,才能够整体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强化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从具体的施工情况出发,根据招标文件、合同内容、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内容设计施工计划[3]。首先,要预估周边环境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比如一些区域位于人们出行的必经之路,不能进行完全封闭,这时在设计施工计划时就要将施工的连续性、施工设备等内容考虑进去,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次,要对施工地段的土质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地段渎职的特点、分布状况施行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才能够避免不必要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最后,要依据合同中的施工要求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施工计划。充分考虑到合同中所要求的技术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施工的具体机械设备等等内容。
2.2.2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强化质量把控意识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高低。因此,在建设市政道路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通过开会、学习、张贴大标语等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还要对单位内的管理人员、负责人员进行管理。切实制定具体的管理条例,如对原材料的把控、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对工程进度的要求等等。强化其质量把控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2.2.3建立健全监督措施,加强道路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措施,并让参与施工的人员明确相应的奖励、惩罚内容,从根本上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和规范,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施工单位内每周进行“质量之星”的评比,对每位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抽查,表现优异的员工能够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比如绩效奖金等等;而在工作中浑水摸鱼的员工则会受到惩罚,比如记过、罚款等等。此外,施工单位还可在固有的监督措施上进行补充,通过组织员工代表大会来探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探究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落实责任制、将项目质量监督工作落实到个人、举报有奖等等。让每位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监督过程当中,进而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内人们的日常出行。要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就要强化关于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把控工作,一方面强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强化管理机制,提高施工质量,双管齐下促进城市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德贵.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30-231.
[2]田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69-170.
[3]吴必芳. 如何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0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