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晟
广东中筑建设有限公司 5153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工程的规划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为了达到良好的建筑效果,应当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体工程效率,并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通过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的技术细节与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强化其应用效果,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探究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重要性,随后深入研究其技术细节与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在当前建筑工程进行规划与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建设技术属于重要的应用方案之一。这种技术能够大幅降低建筑施工的基础难度,使其能够达到较为优秀的推进效率,并提高建设安全保障效果,因此有利于施工流程的进一步革新。为了实现最佳技术应用效果,应当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重要性,探究其实施细节与质量控制方法,进一步完善其施工融合体系,达到理想的建设发展目标。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重要性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规划数量逐渐增多,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然而,由于建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相关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装配式混凝土应用技术便走进了相关行业的舞台。这一应用技术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率优势,能够提高环保效果,强化结构稳定性[1]。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当前,大量建筑工程开始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应用技术,有效降低了基础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的发展灵活性。同时,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应用较为简单,操作门槛低,因此推广效果良好,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条件环境。通过采用这一技术,能够为建筑工程未来的施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细节
2.1施工准备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相关流程的准备工作,避免后续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降低施工基础效率。首先,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特殊需求,拟定基础规范内容并收集标准图纸,尽可能提高处理工作的开展效率[2]。在接受详细技术文件后,便可以组织工程人员前往目标施工场地进行考察,快速发现存在的风险问题。在施工阶段开始前,还需要审核基础应用方案,确保其得到了详细记录,避免后续追溯过程出现意外问题。通过采取这些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后续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实现优秀的建设目标。
2.2台座模具施工
在装配式混凝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台座模具属于较为关键的施工部分。如果没有做好这一阶段的技术应用,便有可能导致不良问题产生,不利于后续的建筑应用。因此,需要提高对台座模具施工的重视程度,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管控,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将台座模具的施工流程进行分割,确保其能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台座模具的表面光洁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尽可能保证其平整度与光滑度符合标准,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3]。同时,还需要强化模具的刚度级别,使其能够具备优秀的稳定性,提高其承受混凝土浇筑冲击的能力,避免产生裂缝、损坏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其便捷程度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建设阶段考虑其施工连续性,以及质量安全保障效果,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施工工艺进行处理,使其能够满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标准,提高整体建设质量。此外,还需要明确台座模具施工的旋转周数,提高其应用强度,为以后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3预制构件生产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流程中,预制构件具有关键的应用作用。
因此,需要针对预制构件的生产细节进行规划,明确其应用方法与制造工艺,提高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在生产阶段,应当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基础材料应用标准,并结合技术设计方案进行操作,提高预制构件的应用效果。例如,预制构件表面的预留孔位需要按照科学应用工艺指导原则进行规划,并确保钢筋加工能够与其达到相符的目标,为后续的施工构件连接打下基础,提高结构稳定性。此外,在预制构件进行吊装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吊点位置的安排,并结合吊具情况制定差异化编号顺序,使安装流程能够贴合基础顺序,实现良好的构件安装效果。
2.4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属于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需要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确其开展细节,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为后续的施工与建筑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在浇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应当按照标准振动细节进行操作。振动台属于常见的混凝土施工应用设备,其与传统施工设备运行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因此需要重视其参数设置,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例如,预制结构相对于经典结构较小,因此需要在振动过程中调整运行时长,避免出现振动过度的问题[4]。此外,在混凝土施工阶段,需要明确磨具的应用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存在差异问题,则需要选择可靠的方式进行处理,降低磨具问题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影响,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预制构件安装质量管控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质量符合基础标准,避免缺陷问题影响后期应用效果,应当针对预制构件安装的环节进行管控。在构件进入现场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检查其质量合格情况,包括记录文件、验收数据、外观状态分析等。在确认质量符合标准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预制构件开始吊装前,还需要在就位阶段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防止出现倒塌、振动损害问题,提高其应用效果。在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应当针对其位置情况与外观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3.2后浇混凝土质量管控
后浇混凝土阶段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强化其质量管控,提高建设的可靠性。管理人员需要检查后浇混凝土的内钢筋情况,并分析其种类、级别、规格、间距、保护层状态等关键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良问题。同时,还需要验证受力钢筋的连接状态与接头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必要情况下应当与检测报告进行对比,确保其能够被后续建设流程正常应用[5]。完成检查后,便可以开展后浇混凝土的处理环节。
3.3防水质量管控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环节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如果没有做好防水措施,便可能会导致渗水、漏水等问题的出现,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团队需要在完成防水建设后进行二次检查,确认预制构件接缝区域是否达到理想的防水标准。同时,还应当针对外围结构存在的预制构件进行防水试验,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良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避免缺陷影响后续的进一步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明确实施细节与质量管控措施,确保这一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出现错误操作或质量缺陷问题,为后续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喜恩.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 信息记录材料, 2018, 19(001):24-25.
[2]郝澜涛.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 建筑建材装饰, 2018(11).
[3]吴红斌.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 居舍, 2019(05):72-72.
[4]周霞菊.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17):131.
[5]韩正磊.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 000(014):P.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