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壮润
中山火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28437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想要保障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做好基坑支护作业。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工序,只有做好了深基坑支护作业,才能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展开。本文将从支护形式、支护工序以及现场排水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保障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水平,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以及相关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基坑支护施工方面的发展也较为全面,能够基本满足我国当下的大多数建筑工程需求。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施工的效率,做好深基坑支护作业尤为重要。只有深入了解不同的工程现场情况以及工程需求,方能决定最终使用的基坑支护形式以及相应的工序,为整个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1 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形式
在施工作业展开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现场以及工程需求针对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选择切实能够被合理应用于现场相关作业的支护形式以及支护技术[1]。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中,大多数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集中于以下四种形式,分别为支挡式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和放坡。每种形式所应对的现场情况以及具体的建筑需求完全不同,在选择相应的支护技术时,应当严格参考现场的客观环境特征。根据环境特征以及现场的施工需求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以保障后续支护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并保障深基坑支护的质量。
目前,在我国的当代建筑工程环境中,最主要应用的支护技术形式主要为支挡式结构支护形式,该种形式能够基本满足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环境需求以及建筑需求[2]。该种技术形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不同结构的相互结构来形成逆作法,并且需要根据现场、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的具体需求决定具体的作业流程以及作业方式,并且还会受到施工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土钉墙支护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施工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者三级的深基坑中,该种支护形式包含着不同结构的支护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对现场的土质情况以及地下水水位进行了解,随后才能根据现场的客观条件展开相应的支护作业。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施工安全等级为二级或三级的深基坑中,该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部分淤泥土质等土质较为潮湿松软的施工环境中。该种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应用于潮湿松软的土质中,但是其对基坑的深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来说,该种技术并不能直接适用于深度较深的基坑中,想要保障该种支护技术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严格把控基坑的深度。放坡这一支护形式的适用范围弱于上述三种,该种支护技术被主要应用于安全等级为三级的深基坑中,通常来说,该种技术并非独立存在并应用。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将该种技术与上述三种技术相互结合使用,通过两种支护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
2 规范深基坑支护施工工序
在实际的支护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需求展开相应的作业活动,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工序开展,这是保障深基坑支护能够得到有效应用的基础之一[3]。另外,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要求展开施工,也能够为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大多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质量问题。在工程展开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存在的差异性,需要根据现场的客观条件来决定合适的工序,并且在展开相关作业时,对基坑进行分层分区开挖,以此保障整个基坑开挖作业的有序进行,减少一次性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质量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主要选用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序主要采用分区开挖、分块开挖以及对称开挖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的现场情况以及实际的工程需求,决定相应的工序[4]。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如若建筑所占面积较大,基坑面积较大时,则可以根据该基坑的支撑平面布置情况以及当地的土质强度决定相应的工序。
在进行开挖之前,需要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的土质环境以及周遭的土质环境进行勘查与分析,并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层分区开挖活动,并且在决定具体分层选择时,也需要参考当地的土质情况,根据当地土质厚度决定分层的厚度以及分区的面积。另一方面,当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开挖作业大多由机械完成,在作业的过程中,想要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应当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机械,尽可能的减少基坑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减少基坑因工作效率而出现质量问题。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为了尽可能的保障其安全性,需要在开挖的过程中,及时对基坑进行垫层,以保障整个作业过程中都能够形成切实有效的坑底支撑效果,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围护变形等问题,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通过规范深基坑支护施工工序,能够有效控制相关工作展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事故,并且有效提升整个工序的效率,保障现场的安全性,减少因安全事故以及质量问题造成的影响。
3 做好基坑降水、排水以及止水工作
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都会直接深入到地下水层,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现场地下水对整个工程以及建筑质量造成的影响[5]。在工程展开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现场的基坑排水以及止水工作,另外,考虑到可能的降水对现场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制定专门的防护措施,避免现场的质量受到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的土层情况进行了解,对坑底土层的土质情况进行检测,对基坑坑底土层中存在的渗透系数较高且具有承压水头的情况进行突涌稳定性验算,根据其结果决定下一步作业。如若结果不能满足本次工程的质量需求,则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截水减压,以此减少该地区地下水问题对整个基坑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直接采取管井降水的方式,来处理该种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工期较长,在深基坑支护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雨水的影响,甚至直接导致整个工期的滞后。如若工期较长,将会对周遭的土质环境以及现场的土质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最终影响到一整片建筑区域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考虑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井点降水法来解决由降雨引发的质量问题,通过该种方法,可以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减少支护受雨水以及地下水的影响而发生的结构变形问题。另外,如若在施工的过程中,降水量过大,已然超过了本次工程的最大负荷点,那么就可以通过止水帷幕的帮助,来保护深基坑支护结构。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的防水技术为地墙等方法,该种方法能够良好的将防水排水设备与支护结构相互结合,并且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影响的情况,能够有助于相关活动的顺利展开。
4 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团队
深基坑的支护方案选择受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东西地质结构迥然不同。北方山区土层干燥相对稳定、雨水较少不易造成周期性土层力学变化,南头冲积平原一般淤泥层较厚加之一般南方每年3-5月份的梅雨天气容易造成此时期的地质条件变化。在施工项目开工前,选择基坑设计单位一般来说,最好选择本区域有较长设计年限的设计单位负责项目支护设计工作,或者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是有在本地区有多个已完工的设计项目经历。对于外地进入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配置必须有一定差异性,除原有核心技术管理人员外,最好再配置一定比例的本地技术人员或在本区域有丰富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的人员,以减少施工不确定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支护技术只会愈加成熟,并且能够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地形以及土质,在施工的过程中,想要保障建筑的质量,就必须要更加严谨的进行相关作业活动,以此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渝.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36-37.
[2]李小兵.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07:130+132.
[3]李雁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43-144.
[4]曹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9:181-182.
[5]刘先芹.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0: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