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地理素养的创新型的人才变得尤为迫切。地理教学作为一门向学生介绍我们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承担着培养时代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努力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地理学习效果,培养能力,促进综合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艰巨而神圣的使命,为此,我们做出了努力,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着手,在简单分析了新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之后,给出了思维导图、问题探究、实践活动三个具体的策略,并辅以案例佐证,希望能够对一线教师更好的展开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学探索;实现策略
在新时代的教育大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以其独特的知识性、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其重要性日渐突出。立足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努力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迫切而重要,很多教师为此做出了努力,给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在研读了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新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课堂观察,以及对个人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发现,在新时代的教育大背景下,教育资源更广泛,教育手段更多样,教师的综合素质更高,在多项有利条件的引导和支持下,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学生了解的不透彻,对新课程标准研读的不准确、不全面等原因,高中地理整体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地理探究能力不够强,作业的主动性欠佳,对地理的价值没有深刻的掌握……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新时代下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不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做更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以促进更优质地理学习效果的真正实现。
二、新时代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策略
1.思维导图中系统学习知识,提高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结构的思维工具,能够将思维过程可视化,把纷繁复杂的文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整体性与局部性相互联系统一的特点与高中地理学科的性质不谋而合。所以说,将思维导图科学、合理、恰当、适宜的导入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来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将单一、丰富的地理知识系统化,能够让学生以特定的线路、思维为依据更好的展开更多地理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加强对有限学习时间的利用程度,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优质的学习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应用一定要科学、恰当,确保是学生需要的,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扮演好引导、促进的角色,在上课、复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我绘制思维导图,学会自己利用思维导图去学习、解决、探究更多的地理知识,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学习。
例如,在讲授“农业生产”的内容时,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首先,我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引导学生思考区位因素、基本性质、农业投入、理论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然后以这四个基本内容为基础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究,以区位因素为例,就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之后自然因素又涵盖气候、水源、地形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又涵盖市场需求、城市、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和国家政策……就这样,通过点点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对其中涉猎的细小知识点有更好的掌握。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会通过引导学生标注不同颜色、粗体字等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好的辨析其中的内容。最后,在学生和我的共同总结下,学生对本章的知识难点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达到了高质的教学效果。
2.问题探究中发挥学习主动,提高能力
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由此足以见得问题探究的重要作用,问题探究作为一种古老又成熟的教学方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展开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时,立足实际,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科学合理的应用问题探究法,发挥其探究、引导价值的同时,也让其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多样,有吸引力,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如生活化探究问题,情境中提出探究问题,分组合作解决探究性问题,以立体的形式呈现探究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能够获得更优质的问题探究、地理学习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所提出的探究问题,我们要进行预设,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生成,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地理探究、问题解决等多项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展开“城市化中的问题”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基本熟悉了课本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一起来探究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民工潮?民工潮会导致设那么结果?对城市和农村分别会有什么影响?要不要组织民工进城,为什么?如何解决城市化中的问题?之后让学生派代表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城市化中的问题”这一内容,获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3.实践活动中加深地理学习印象,优化效果
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我们在实际施教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一来丰富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二来让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内化吸收,收获印象深刻的优质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价值,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观念,促进更优质地理学习效果的获得。所以,我们在实际展开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组织多样化的地理探究实践活动,并加强对学生鼓励、支持和引导,提高其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自信心,发挥主动,获得优质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在带领完学生学习了课本中提到的理论知识之后,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以此来让学生明确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不同影响和促进作用,通过具体的实践调查,学生自然能够对课本提到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水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入的掌握,自然有了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实现了高质教学。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努力从全方位着手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地理学习效果,实现综合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几个简单的策略和方法就能够实现的,本文所进行的问题分析不够完善,给出的参考策略也不够全面,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以此为参考,继续为新时代下更优质地理教学效果的获得贡献一己之力,同时,本人也会继续探究、分析、总结此问题,继续为更优质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获得贡献有效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昱萱, 翟禄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1(7):127-127.
[2]李玲. 5E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分析——以人教版教材"热力环流"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4):67-68.
[3]栾春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成功(教育), 2011, 000(008):183-184.
[4]戴申卫. 翻转课堂与高中地理教学微视频制作[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