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先丽
安徽省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安徽省 亳州市 2368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更新速度十分快速。在这种背景下,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就成为当前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思维导图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渐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同和肯定。通过对思维导图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我发现,思维导图在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既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态度的调整与转变。但现阶段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较为罕见,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教学;分析研究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针对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来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采取恰当合理的措施来改善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部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从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指的是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利用语言进行表达和理解的能力,文化品格指的是对现有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思维品质主要指个体的个性化特征,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极推动学习途径的延伸、调整学习策略和方式、改善学习效率的主观意识和潜力。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讲,思维导图能够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作用
思维导图(Mind Map)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的托尼·巴赞提出的,主要指的是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对知识信息进行处理,将抽象化的信息用生动的、具备组织性的、易理解的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思维导图作为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形式,能够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工与处理,使得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机械记忆效果差、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据相关分析表明,思维导图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推动知识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从思维导图的作用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能够突出教学重点,改善当前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思维导图能够实现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有效梳理,从中筛选出重点知识,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节约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零散知识间的集中统一,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整体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二是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逐渐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对教学的各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与优化,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逐渐成为当前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环境。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保证学生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逐渐掌握与理解知识。三是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出个性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具备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状况进行合理调整,满足不同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基于此,在实践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构建恰当合理的思维导图,保证构建的知识架构能够与当前教学现状相适应。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绘图方法,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改善英语学习效果。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对话课
将小学英语教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从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来看,最关键的是所设计的思维导图的核心应该与课堂主题相契合。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文本可能含有较多信息,学科思维导图通常以本课堂中的重难点句型的形式呈现,不仅如此,文本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误的点都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出来。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起)五年级第一单元的故事文本“Monkey the Juggler”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就应用了学科思维导图,从思维导图的内容来看(如图一),除了包含重点句型“What does she do?”和“What does he do?”外,在其他主干中还包含了“She is a...?”和“He i sa...?”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意识到人称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图一中标出的“★”和teacher、juggler其主要作用在于对引导线中的词语进行详细阐述与说明。能够促进学生记忆效率的提高,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拓展环节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关键词进行总结,并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来创造新情境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创设合理的对话语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见图二)。Changethejobyoulikeandactoutthestorywithyourpartners.(任务:小组合作自由表演对话,可以用你喜欢的职业进行替换。)
(二)将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协助学生构建文章架构
小学生在英文写作时常常会觉得很难,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汉语写作能力较低、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在英文写作过程中往往毫无头绪,导致写作目标无法顺利完成。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引导学生构建英文写作的框架,推动学生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保证学生能够加深对某话题的认识与理解,顺利完成英文写作任务,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以“My Mother”为主题的写作课堂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将When、Where、What和How作为分支,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以母亲的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写作。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写作框架的产生和完善,促进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在复习过程中与联想性思维导图相联系,改善复习效果
从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来看,虽然前期的学习和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忽略复习活动的开展,同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应对学生的课后复习保持高度关注。但以往的复习方式主要表现为让学生对单词进行抄写,导致复习效果相对有限。据相关研究表明,记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对自身感受到的一系列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理排列,那么就能够加强对这些事物的记忆,并且在未来也更容易回想。而在联想的作用下,学生能够有效加强不同信息间的沟通与联系。实际上,要想保证学生的复习效果,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将学过的单词同客观事物相联系。基于此,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将重点知识进行有效联系,重点记忆中心单词,并在此基础上将所学单词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和划分,以保证复习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例如在house单词的基础上,可以联想到living room、bedroom、bathroom等,在study的基础上可以联想到一系列学习用具,包括桌椅、书包、课本等,在living room的基础上可以联想到窗户、门等。这种方式能够将所有单词有效联系到一起,进而将单词看作整体进行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保证英语复习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三、结语
将小学英语教学与学科思维导图相结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将积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另外,思维导图的运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学习力的重视程度也有着明显的提高,而思维导图便能够促进教师及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科思维导图的利用,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绘图的能力,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华.例谈课堂教学多方式提升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7):33.
[2]陈巧玲,林素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