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蒯奕池
[导读] 生活中的许多资源都可以运用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上
        蒯奕池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育英小学 (南校区)  415000
        摘要:生活中的许多资源都可以运用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上。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手工课程,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以此形式开展美术手工课。手工课是小学美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美术活动课程,小学生的想法多、动手欲望强烈,在美术课堂上让小学生动手制作美术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也能够激励他们去进行思考和创作。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包括手工制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学生这部分内容时,需要调动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掌握充足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意。因此,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需要融合一些启发学生创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能够形成良好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知识。
        一、在造型中培养
        当学生在进行手工制作时,首先学生会对自己想要制作的作品进行构思,之后再将构思变成实体的造型。而当学生在塑造实体造型的过程中就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设计的造型比较丑陋,有的学生设计的造型比较平淡。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在塑造出具有美感的造型呢?这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地分析。
        比如,当笔者教授学生学习《搭建框架》这一课程内容时,就发现学生在用牙签和橡皮泥进行框架的组合与搭建时,自己还没有想好构思,就开始着手进行框架的搭建,以至于使自己搭建的框架并没有任何造型特色。为了使学生的手工作品能够呈现出更美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便让学生在进行框架的搭建之前,先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构思。当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之后,笔者再为学生进行指导。如,一位学生画的是一个尖顶的小房子,笔者为了让学生的作品更具美感,便让学生将房子的房顶上用许多线条进行装饰,将房子的窗户改成圆形,将房子的门改成椭圆形。再在房子的门口处伸展出一条小路。所以当学生进行搭建时,便用许多牙签与橡皮泥进行组合,装饰在房顶上,圆形的窗户和椭圆形的门用橡皮泥捏成,房子门口延展出的小路用牙签和橡皮泥进行组合搭建,并点缀许多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圆点。这样就使学生的造型变得充实了许多,且富有美感。所以说,当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进行造型塑造时,一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构思画出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生活中旧衣物的利用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已经穿旧了的衣物,大多在家里已成为无用的杂物。与其让这些旧衣物在家里浪费资源,倒不如让学生拿到课堂上利用旧衣物制作手工作品,或许能够做成一两件有趣的玩具或者装饰物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旧衣物来为学生开展美术手工课程。
        在教学时,我也曾经让学生将自己家里的旧衣物带到课堂中,我们一起对这些旧衣物进行改造,重新利用这些旧衣物制作成美术手工作品。一位学生带来了一些洗干净的旧袜子,“这些旧袜子能够做什么呢?”学生问我。我看着这些袜子,想到可以利用这些袜子做一些学生喜欢的小娃娃。于是,便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可爱的图形,并按照学生设计的图形用袜子缝制一些小娃娃。学生画出了一个趴在地上的小猫咪,于是我便让学生将袜子扎出小猫咪的头部、四肢和尾巴,并用线缝起来。之后将一些其他的袜子剪成小碎布,填充到这个小猫咪的头部、四肢和尾巴上。最后再缝上收口,就形成了小猫咪的基本造型。当这个小猫咪缝制出来之后,还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布,剪出小猫咪的耳朵、眼睛、鼻子、贴在小猫咪的头上。这样一只生动的小猫咪娃娃就做好了。还有的学生带来了一些旧牛仔裤,我便引导学生运用就牛仔裤制作简易的钱包,并用其他的布料在这个小钱包上拼贴出一些新颖的图案。在学生对旧衣物进行改造,形成新的作品的过程中,他们非常兴奋,新的灵感也不断迸发。可见生活中旧衣物的利用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实现。


        三、手工泥塑
        对于小学生来说,泥塑也是充满趣味性的一项手工制作活动。美术教师也可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设计手工泥塑课程,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能够用泥展现自己的创作思维,表现自己的想法,并教授学生进行泥塑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一种新的表现技法。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一边为学生讲授泥塑的表现技法,一边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了解泥塑创作的方式方法。
        如,在教授学生《浮雕》这一课程的时候,便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泥塑教学。我在此课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浮雕这一概念之后,便拿出为学生准备的一些泥和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泥塑。我先为学生做出了一个示范,将一块泥拍成厚厚的泥板,之后将泥版的边缘用工具切整齐,再用这些泥搓成泥条,粘贴在泥板上,泥板上形成了一个用泥条塑造的小房子的造型。之后,我在拿起一个塑料的小刻刀,在泥板上刻出了窗户、门、瓦片等条纹,学生便了解了雕塑的制作方法。于是,便将这些工具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做自己想做的泥塑作品。有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捏了一个坐着的小熊猫,有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用泥条和雕刻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跳舞的小姑娘,还有的小学生用泥条盘筑了一个立体的小房子。学生们在此次手工课堂上玩得非常快乐,也充分掌握了泥塑的技法,展现了自己的创作思维。
        四、传统纹样的启发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小学生根据传统纹样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在了解传统纹样的基础上制作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作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的传统纹样的形式,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纹样融合到手工制作中,这样便能使学生制作出的手工作品更具有特色。
        我在为学生授课《别致的小花瓶》这节课的时候,便在课堂上为小学生展示出了一些传统的纹样,让学生先对这些纹样有所了解。其中有回纹、云雷纹、饕餮纹、四神纹、鱼纹等多种传统纹饰。在展示出这些传统纹饰之后,我便为学生介绍这些传统纹饰的特点:“这些传统纹饰都是我国古代青铜器、陶器上经常出现的纹饰,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回纹类似‘回’这个字,所以我们称其为回纹。云雷纹类似云朵,但里面夹杂了一些小的线条。饕餮纹看起来像是一个怪兽的面部。四神纹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方位神。鱼纹类似鱼的形象,但其上也有许多小的纹饰。我们在这一节课中便用这些传统纹饰制作出一个小花瓶。”接着,我便组织学生用泥塑的手法来捏制花瓶的基本形状,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想要运用的纹饰来装饰花瓶。于是,有的学生便用塑料小刀在泥质的花瓶的口沿、底部上刻画出了云雷纹,在花瓶的腹部刻画出了鱼纹,形成了具有传统纹饰的花瓶造型。还有的学生用回纹装饰口沿和底部,用四神纹来装饰花瓶的腹部,也形成了精美的花瓶造型。可见这样的方式也能够给学生带来创意上的启发,使学生在手工制作课堂上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充分进行设计和制作。
        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从造型上、色彩上以及材料的选择上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以上内容中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造型、色彩与材料去优化自己的作品,这样才算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看到有碍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表现方式时,也应及时指出,纠正学生的搭配错误,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审美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展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对于生活中的纸资源、旧衣物、食用品在手工课堂上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生活资源的性质,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不同呈现形式,并能够让学生利用这些不同的生活资源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时装设计课程、彩绘石头课程、手工泥塑课程来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手工课程上对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手工创作手法进行提升和锻炼。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2-25
        [2]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25
        [3]陈丽萍.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实效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