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绳编织在培智职业教育教学中的 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韩苗
[导读] 职业教育是培智学校培养智障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对简单的知识和职业技能
        韩苗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
        【摘要】职业教育是培智学校培养智障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对简单的知识和职业技能,能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以适应社会生活,对于提高智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手工棉绳编织作为一门职业课程在培智高年级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编织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手工编织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了谋生的技能。
        【关键词】棉绳编织 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 教学实践
         【正文】培智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为迫切的是高年级智障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就业问题。这些学生由于身心缺陷,动手能力较差,缺乏生存技能,因此不具备谋生的能力。如果就这样让他们进入社会,只能是依靠家庭、依赖社会,无法自食其力。而在培智高年级进行职业教育,开设洗车、面点、手工等职业课程,能够为智障学生规划设计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棉绳编织等手工制作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因此,开设棉绳编织等手工制作课程是十分有必要,本文着重探究棉绳编织在高年级的设置实践情况。
         一、棉绳编织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年级智障学生年龄均在13-18周岁,多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动手实践能力并不强,与社会要求相差很大。棉绳编织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动手、动脑能力的锻炼。特别是脑瘫和自闭症的学生,在编织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左右手的控制能力,通过对棉绳等材料进行创造,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基础的逻辑推理能力。不仅如此,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而且每一次成功的手工制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就目前全国培智学校而言,开设手工制作课程的学校并不在少数,一般以串珠、陶艺、编织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以教师组编或根据学生情况而选择。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本门课程所需教材还需要完善。
         二、棉绳编织课程设置情况
         棉绳编织等手工制作课程它并不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它的学习素材多来自于生活,如棉绳编织的挂毯,以装饰和欣赏为主,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棉绳编织的花篮、包、桌旗、抱枕等作品,具备美观和实用的双重功能,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和创造的能力。

因此棉绳编织的课程的设置,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审美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好课程和生活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脑,以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双手协调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感知能力。通过以技能为价值取向的手工编织课程,有效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掌握参与社会的技能,从而为学生日后生存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棉绳编织教学内容设定
         培智学校手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生的就业作为导向,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教学,让学生能终身受益。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有学校自身的特色,不应拘泥于一格之中。教学内容设置还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让学生感受手工制作工艺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爱国情感。近年来ins风流行起来,很受年轻人的喜欢,而棉绳编织挂饰作为其中的代表性装饰物,可以算是家庭装饰的一大法宝,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棉绳编织可以成为智障学生将来谋生的一项技能,对于轻中度智障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棉绳编织课堂教学实践
         棉绳编织之所以纳入培智职业教育课堂中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棉绳编织材料成本低,适合学生使用。二是棉绳材料细长柔软,可塑性强,易于学生操作。三是棉绳的颜色各样、粗细不一,完成的挂毯、挂篮等造型各异的作品给人一种宁静高雅的视觉感受。四是棉绳编织渗透着对生活和环境美的认识,符合大众审美。因此,棉绳编织非常适合多数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棉绳的形状、色彩、质感去制作、编织、体验,学习平结、斜卷结、旋转结、锁边节等编织技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和职业能力,在编织中感受棉绳的带来的微妙变化。
         综上所述,棉绳编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更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培智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完善棉绳编织等手工制作课程和对智障学生的培养体系,有利于提升培智学校的职业教育水平,让智障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直面社会,适应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利,李佳凝.中职手工制作课的教学内容探究[J].科技信息,2012,(7):441,4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