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英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中心小学,浙江 杭州311121
摘要: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不仅在考试中占有很高的分值,写作还能为学生提供表达想法及发挥想象的空间,在作文中反映出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方面如何进行有效写作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让其作文的质量水平得以提升。因此,本文基于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其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
前言
小学阶段教学中语文是小学生重点学习的基础性课程,而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是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应用。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充分表达出自己想法及情感,还能在写作中感受到语文带来的语言魅力,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但实际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学生对于作文表达及写作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加强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提出几个策略。
一、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进小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的方法将激发学生对于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写作知识经过不断写作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作文练习才有效率,课堂上的练习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多参加年级或校园中的作文竞赛等竞争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1]。例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中,虽然这篇文章是略读课文,但其中语言较为生动形象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描绘了不同昆虫的特点,教学中多引入相关的图片,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结合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教师需要深入讲解,传授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种昆虫,根据查找相关的资料或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将自己观察的昆虫特点记录下来,经过补充内容形成一篇小短文,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作文交流,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欲望。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小学生用他们善于发现新鲜事物的眼睛,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如植物、动物及昆虫等,让学生自由发挥每天记录下事物的变化,如“毛毛虫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你喜欢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等等”。学生学会观察后每天记录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在记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观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觉得有趣或难忘的事记录下来,如“一棵大树、一只小动物、一件难忘的事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会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而不是强制要求,引导学生在自由表达想法,在写日记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自然引发写作的兴趣。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多参加征文比赛,让学生有展示表现的机会,在活动后中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写作教学中强化仿写训练
小学生由于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学生仿写能力的培养,多进行仿写训练,有助于学生在仿写中的方法迁移到作文写作中。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经典的文章的词句、段落及整体框架进行详细的分析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而这种“模仿”成为作文练习的方式之一。主要是让学生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将写作的知识运用、语言表达及结构布局等进行综合的训练。例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围绕“赵州桥”展开的,其中“这座桥不但…而且…”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段落紧凑衔接自然,其中还运用列数字让读者对赵州桥了解更深刻。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根据赵州桥的写作方法,写一处家乡的建筑”,学生可能会写名胜古迹等,主要是让学生仿照课文方法进行写作清楚“开头:地理位置、名称、设计人;中间:特点,总分式结构、巧用过渡句、运用修辞手法;结尾:总结全文”让学生在仿写训练中灵活变通,将课文中应用的方法吸收内化迁移到写作中。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和课文中总结异同点,加强仿写练习在作文中突出写作特色。又如,四年级下册《母鸡》教学后,在“我的动物朋友”习作练习中,教师就让学生用“第一人称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喜欢动物的特征”方法进行仿写练习,主要让学生在学习仿写中,突出自己的的特色。这有例子有样本的仿写训练,能将学习到的方法很好的应用在作文的写作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2]。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尤其重视仿写对于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将仿写和作文写作结合起来,在仿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同时提升质量。
三、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
语文不仅注重写作,阅读也是极其重要的,依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仿写训练远不够,在写作教学中还需要将阅读和写作建立联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教学中确保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断增强领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才会将真情流露出来,写出的作文才有感染力[3]。通过阅读让学生的素材及知识库得到丰富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能够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经典文章,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爸爸的计划》教学中,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提出问题“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爸爸爱订计划的?”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爸爸爱订计划”,围绕这个中心,作者用事例说明,“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和“爸爸为“我”定制暑假计划”。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两种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在作文写作中。同时教师需要充分解读语文教材的特性以读促写方式在教学课堂中体现,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累阅读中特点鲜明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文章中运用的例子,明确文章的段落布局以及写作的方法等。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阅读写作中找到联系,提升写作的质量,还能增强作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四、协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的作文总是出现教师读起来相当的无趣,文章整体内容平淡无奇,表达不清楚等现象,而且还较为普遍。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作文素材较少,虽然基本的文章结构出来,但找不到相关的素材进行充实,使得作文找不到亮点。因此,教师不仅仅在作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积累素材,而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注重协助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形成善于观察发现积累作文素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大胆表达。同时,教师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灵活应用在写作中。例如,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中,其中“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就值得积累,同时在课堂上扩充一些关于描写荷花的诗句,让学生背记。教师要求全班同学准备一本摘抄本,将课文中或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及段落摘抄记录下来。教师在深入解析文章中如“白荷花在…中冒出来”让学生分析“冒”美在哪里?学生交流讨论后将正确结论记录到本子上,学生在写作中就会斟酌用词。经过不断的积累学生掌握的素材变得更加丰富,在面对不同的主题能将相应的素材灵活应用在文章中。另外,教师让学生写日记,逐渐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实际的作文写作就可从日记中找到对应的素材填充。最后,教师充分应用阅读资源,借阅图书或推荐经典阅读目录,丰富课后阅读拓展知识积累作文素材,并形成读书笔记,为作文写作提供大量可选择的素材,提升写作的质量及效率。
结语
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中的写作十分重要,不仅仅是考试要求,还是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必备的技能,写作将贯穿到学生人生语文学习全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写作教学中,需要采取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及作文质量的有效方法,从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强化仿写训练、以读促写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等方面对教学的有效方法加以研究探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写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晓玲.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2020(46):234.
[2]于辛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86):51-52.
[3]徐婷.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