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与你在一起 ——谈由纸箱游戏促小班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姚漂漂
[导读] 小班幼儿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在想象上,多为重现生活中的某些经验,能力较弱。
        姚漂漂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幼儿园      317200
        【摘要】小班幼儿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在想象上,多为重现生活中的某些经验,能力较弱。纸箱作为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游戏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一物多用。“纸箱游戏”是一种低结构游戏。它的不确定与随机性游戏因素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的增强,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  纸箱游戏  小班幼儿  认知能力
        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育的主要途径,玩具是游戏活动中重要的工具。刚买来时对新玩具爱不释手, 但玩了没几天又置之不理或者吵着要买新玩具。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爱惜玩具,乱花钱。另一方面,家长没有洞察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再造想象也不断提高,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成品玩具玩法普遍较单一,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低结构”材料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可以一物多用,从而为幼儿的认知、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快递礼物——“我是礼物,我要等快递员找到我,把我送走”
        区域游戏时,一个纸箱颤颤巍巍地在动,接着从纸箱里伸出一只手,再接着从纸箱里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带着疑惑走近一看,竟然是皓皓躲在纸箱里面。皓皓伸出小脑袋朝上方看了一下,马上用手把纸箱盖回去;接着他在纸箱内动了动身体,朝四周张望了一下又躲回箱子里,他伸出右手去拉纸箱盖上方,还是纸箱盖不上,他换个方向拉纸箱盖的侧面,纸箱终于盖上了。这时乐乐朝然然走了过来,对着纸箱喊:“皓皓,出来啦,我们去玩啦!”纸箱没有一点动静,乐乐独自走开了。过了很久,皓皓仍旧躲在纸箱里没有想要出来的意思, 于是老师走近纸箱问:“皓皓,你为什么不出来啊?”皓皓说:“我是礼物,我要等快递员找到我,把我送走。”皓皓一直在纸箱内躲着,直到游戏结束了他才出来,并且说:“一二三……,今天一共有四位小朋友找到我啦,但是为什么他们都不是快递员呢?”
         游戏思考:孩子总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于那些他们自己真正想玩的游戏之中。这是皓皓主动在玩的游戏,所以他的情绪是欢快而愉悦的、行为是专注而持久的。同时纸箱相对封闭,也给了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喜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小孩也不例外。在这么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里,等待着“快递员”的到来,然后给快递员惊喜是一件多么愉快地事情!
        在幼儿的游戏世界里,教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愿望,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在尊重与支持中引导幼儿健康发展。为了看见每个幼儿组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要先学会追随孩子,就会明白看似枯燥的游戏孩子为什么那么乐钟,下次该如何投放、改进材料,如何满足不同幼儿对游戏的需求。
        二、魔幻隧道——“纸箱分开了,一个一个分开爬不好玩”
        第二天的自主游戏时,孩子们把纸箱一个接一个放在一起,瞬间纸箱当成了“隧道”。孩子们从纸箱的一端爬到了另一端。可是因为纸箱间的距离太长,在纸箱内钻爬的孩子又多,两个纸箱之间就慢慢分开了。这时,梓涵跑到笔者身边说:“老师,纸箱分开了,一个一个分开爬不好玩。”老师反问:“那该怎么办呢?”她说:“你帮我把这些纸箱用胶带连起来可以吗?这样就不会分开了。”为了支持梓涵的游戏兴趣,也为了观察梓涵接下来的举动,老师拿了宽胶带和梓涵一起粘。刚一粘好,梓涵就从“隧道”的一端爬到了另一端,乐此不疲。因为隧道是纸箱做的,没有支撑所以会塌。这时一位老师转身去拿呼啦圈,想把它塞到隧道里作为支撑,当拿着呼啦圈回来时,发现:孩子们一会在“隧道”里故意左摇右晃在“游泳”;一会又闭着眼睛、翘着二郎腿在睡觉……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游戏思考:在遇到问题时,教师更多的要先观察幼儿,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认为“隧道”要塌了,应该拿个支撑物时孩子们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那是“泳池”、那是“床”……
        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地不断摆弄,可以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发现,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有限,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幼儿完成内心所想。
        三、温馨小屋——纸箱小屋成功蜕变城堡啦!
        植物角有个“纸箱小屋”,很多小朋友看到后马上“城堡,城堡”喊了起来,并一起跑了进去,里面人满为患,实在进不去了。这时皓皓对着外面的小甜说:“你是妈妈,你先去上班吧!”。

小甜“上班”去了,然而轩轩又想强行进入“城堡”了,里面的人不惊大叫起来。有孩子跑到老师身边诉说了这个情况,想要老师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当老师观察到这个情况在和小朋友交流时,听到皓皓又说:“别害怕,我是爸爸,我会保护你们的,大灰狼别想进来。”“爸爸,你真厉害,爸爸,你真厉害。”“城堡”里传出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并常伴有孩子们愉快地笑声……然而因为怕小屋里人多势众,大灰狼们也只能站地站在房门外等待里面的小朋友出来后再进去……
         游戏思考:刚开始,老师把“纸箱小屋”放在植物角当时考虑的是一种装饰,并没有提醒孩子这是什么,该怎么玩。孩子们看到后“城堡,城堡”不约而同地跑了过去。游戏中,皓皓起到了“领导者”作用:妈妈去上班,爸爸保护小朋友,大灰狼不能进来。因为孩子们意识到小屋小,不牢固,进去的人不能太多。皓皓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自然地制定了游戏规则,孩子们自己主动参与,也就能遵守了。
        小班幼儿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幼儿会马上向老师求救。此时,老师要做的并不是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尽量“等一等”,观察幼儿在下一秒游戏中自己或同伴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一)丰富孩子生活经验
        游戏中幼儿的很多行为都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如:快递、过隧道、游泳、机器人等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更有创造力;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在快递的玩法中,引导孩子发现快递的打包、分拣、配送等流程,让游戏参与的人员增多,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二)及时肯定孩子行为
        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要及时肯定,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幼儿游戏的动力,能激励幼儿的创造性。肯定、鼓励不只是说几句赞美的话,它要能点亮孩子内心的火花。所以,教师在肯定、鼓励孩子前,要多了解孩子,走到孩子中间去。
        (三)观察孩子给与空间
        在教育中,教师要充当观察者的角色,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事件。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给他们自由探索、学习的空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四)适时放手创造机会
        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教师更多的要先观察幼儿,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当孩子发现两个纸箱之间分开了,成不了隧道时,教师要先问孩子:“那该怎么办?”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当“纸箱小屋”进去太多人时,皓皓的角色分配。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充分得了解幼儿。
        (五)看待问题家园一致
        纸箱是孩子们常见的游戏材料,部分家长认为纸箱就是一种“垃圾”,不允许孩子触碰。而但家长“看见”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发展,并认可了这样的发展模式后,就改变了自身的行为。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静等花开,但等待不等于不作为。教师和家长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给孩子创造合适的条件,在良好的氛围中每位孩子才能开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花朵。
        
         【参考文献】
        1.《巧用操作材料优化区角活动》  陆振玲;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3期
        2.《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高美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