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江南春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杨舒彤
[导读] 从古至今,咏颂春日美景的文人数不胜数
        杨舒彤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       330031
        摘要:从古至今,咏颂春日美景的文人数不胜数,他们笔下的春或是桃红柳绿,或是莺歌燕舞,可是江南的春与别处的不同,三四月的江南,淫雨霏霏,在雨水的映衬下,江南的春天显示出不一样的梦幻般美景。笔者通过在江南小镇的游览所见,描绘一个如梦如影般的江南之春。
        关键字:江南 春天 柳梦梅 杜丽娘
        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桥上漫步,穿过如故人思念般剪不断、理还乱的蒙蒙细雨,目光落在两岸的烟柳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切都笼罩在这细细密密的江南微雨中,模模糊糊看不真切,似雾非雾,似烟非烟,仿佛永久地坠入了一场绝美的幻梦。没有华丽的盛唐夜唱,亦无愁肠百转的《长门怨》,只是雨打在青石板上,如箜篌一曲《湘妃泣竹》,凄婉,宁静,缠绵,美得让人心醉。杨柳烟堤,梦若琉璃。春,便是如此。
        并非如许多人所想象的,春的美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大张艳帜,或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热闹喧器,春之美,其实在于“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清冷幽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缠绵,以及被微雨洗褪铅华的素装初成,风过绿遍江南岸的莲步盈盈。春的美,恰似江南女子泛一叶莲舟于湖上的轻盈宁静,又是吴侬软语在耳边呢喃,声音轻柔而又清晰,令人怀疑眼前只是一厢美梦,转瞬即逝。岂止,梦醒人间看微雨,江山还是旧温柔。


        柳梦梅与杜丽娘在梦中相会,慕容紫英则痴望梦影百年,而我则在梦中邂逅了江南的春,被薄雾笼罩着的春。料想那飘忽的薄雾也许便是沉淀了千年的伤春之情,虽淡漠如此,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却足以刻骨铭心。或许在夜里来到被春风吹绿了江南岸,依稀还可以听见“明月何时照我还”的黯然神伤;若在黄昏,经过那满庭花雨的院落,仿佛能听到有人在叹:“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黛玉曾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春到,固然美好,可是中悲苦,愁绪满怀,又凭谁诉?
        一条碧绿的河穿城而过,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河面发射春日的暖阳像是闪着金光,似一条玉带镶上了金边。这水上,桥是极多的,几乎是隔上百来米就有一座石桥架在河上。沿着河便是高低参差的房屋,有粉墙黛瓦,也有近一半都支在水面上的木制建筑。凌驾在河面上的,支开着大大的窗,坐在窗边就能更近地观赏河上、对面的美景。此时再配上一壶清茶抑或是一杯美酒,几碟小菜,一条河鱼,那必定是一种享受,仿佛文人骚客一般,对着眼前所见,生出感慨。但江南毕竟不是出侠士的地方,光是那一汪碧水,就足以醉人了。
    举头望天,撇见几只大雁的身影掠过。他们是要回北方了吗?春天到了,想必北方也不会再寒冷,拥有宁静的春的江南,终究抵不过大雁对故乡的思念。或许江南太过娇小玲珑,竟容不下大雁一丝一毫的留恋,任凭它们振翅北飞。心中疑惑,他们是否还是去年初秋赶来的那几只,抑或是之前的都不复存在了呢?收回纷飞的思绪,想到江南的烟雨、江南的春即使美丽,可仍是无法让回乡心切的游子做短暂的停歇。她所做的,不过是如湖堤醉人的杨柳一般,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总想继续在这江南的春中沉睡。而我到底是在江南的春中做了一湘美梦,还是在美梦中邂逅了江南的春。想必,醒后定会惘然:是春如一梦,还是梦如一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