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爱华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第一小学 256800
摘要:在学生进入到小学中段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在词句组建层面的能力就应该要逐渐地过渡到写作能力训练层面。写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既是语文课堂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难点。因此,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展开有效的写作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直观和条理性的导图学习和绘制中构建起写作的框架,使写作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习作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之所以将写作板块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从理解开始的,前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读懂语言文字,但是进行写作这种文学表达对于学生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经常会遇到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内容可写等问题。因此,教师就应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选材、构思和表达等,借助导图完成一篇完整的写作。
一、利用导图完整罗列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整合文章内容
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刚刚掌握了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能力,对于语言输出和表达有了一定的意识和自主意识,在此背景下展开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学,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完整地罗列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写作素材,能够有效地解决以往学生在面临写作过程中不知道写什么的素材窘境,有利于使用导图激发学生积累的写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作文中充分地表达出对于写作话题的观点,从而运用饱满和素材和写作真实案例呈现出一篇有内容、有可读性的文章。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在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景色进行作文描写,学生就可以利用导图进行写作素材的整理。这里以描写景物的作文练习为例,学生可以从自身对于景色各个方面的感官感受,进行内容的收集和整合,如建立四个导图分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双手摸到的”、“鼻子闻到的”这些内容学生分别进行形容词或短句的描述,并写在对应的分支下面,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有丰富的素材可用,不会变成无话可说的状态[1]。
二、运用导图梳理写作构思逻辑,建立清晰作文发展脉络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由于是才开始正式地接触完整文章写作,相较于之前简单的语言和段落描写,作文对于学生语言结构的严谨性要求更加高。
因此,在运用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好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什么内容的难题后,就可以进一步借助导图的条理性来梳理学生在写作中的构思逻辑。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语言逻辑不清晰,这会导致作文行文非常地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令人读起来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文章要表达什么内容。此外,文章写作不讲求逻辑性,也会导致作文像流水账记录,并没有凸显出学生在其中的构思痕迹。教师可以运用导图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作文发展脉络,让学生能够明白在作文中我们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并且要注意各个写作要素的完整性以及之间的逻辑顺序等。同时,写作也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详略得当,并不能对于所有内容都进行详细描写,也不能对于重要内容一笔带过。此外,还需要重视作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度,使作文能够在一种顺畅的逻辑思维下进行延展[2]。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时,学生应该在写作前应该先建立思维导图,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和顺序。这里以学生写作主题“仙人掌”为例,学生首先应该从植物的特点入手,运用词汇填充导图构建出仙人掌的特点“绿色、有刺、扎手、易种易活”等,然后在描述仙人掌的作用,它可以用来“食用、美容、净化空气”等,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和深度,来列出仙人掌的品质特点“顽强、朴素”等,这样就分为三个部分具有逻辑性地完成了写作导图的绘制,学生在正式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这个导图的逻辑构思进行细致化地描写。
三、基于导图进行细节补充润色,提升作文整体写作水平
通过导图罗列出写作的内容要素和梳理好文章逻辑后,学生就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后的优化和完善,使得导图能够更加凸显出写作的重点内容。在系统化的导图上面进行细节性的内容补充,利用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等详细化的词汇形式,在导图中呈现出更加具体和独具特色的描写方式。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时,学生在描写自身外部形象的过程中,除了要深入对于自己的了解,可以先运用镜子进行自我观察,然后在写作中重点凸显自己的外貌特点,抓住其中一到两点的人物特点进行详细地分析。学生前期搭建的导图框架是重点描写眼睛和嘴巴,进行到这一步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细节性描述词汇,对于外貌特点进行深入的写作补充和润色,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有利于全面提升作文的整体水平。如“眼睛”细化为“炯炯有神地大眼睛,睫毛忽闪忽闪地眨着,好像会说话”,经过这些的细节性导图补充,能够使学生的作文在普通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四、结束语
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这种创新的写作教学方式,从写作素材、逻辑构思再到细节描写都能够通过导图得到完全的教学优化,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写作练习体验,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这样的写作准备方式,从导图中构建写作的启蒙和开端。
参考文献
[1]徐亚群.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有效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3):P.207-208.
[2]胡帅, 罗平.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效运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1):5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