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途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许敏
[导读] 文字,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离不开文字这个优秀的载体。
        许敏
        山东省威海市新苑学校     264200
        摘要:文字,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离不开文字这个优秀的载体。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良好的完成小学的识字教育,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只有学生良好的完成识字教育,其才能更好地接受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但是在当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更好的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完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是十分强烈。如果在此阶段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将是事半功倍。但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却在此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小学生正是处于活泼调皮的阶段,其对于枯燥的识字认字并不感兴趣,相反还会感到一些抵触,这就对我们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挑战。下面我们就针对此问题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良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小学的识字教育。
        1.当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当下识字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死板单调
        在当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任务中,大部分教师都在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只是单独的将课本上的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带领学生去进行认知学习。只是简单的将这个汉字的笔画、顺序、形状告诉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是让学生对汉字形成了记忆,但这种记忆只是简单的重复形成的机械记忆,不能帮助学生养成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方法效率比较低下,需要大量的巩固练习来使学生养成机械记忆。并且忽略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压抑了学生活泼的天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倦怠。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教师一直处于输出的位置,大部分以教的角度开展课堂,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少活跃氛围,对于正处于孩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氛围更加阻碍了其学习积极性,再加上是比较枯燥的识字教学,最终教学效果也就会十分不理想。同时,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薄弱,在集中注意力的方面得不到很好的自我控制。因此,学生并不能将课堂内容有效地吸收。老师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小学生们的实际掌握情况,容易忽视一些简单的问题。因此,只有识字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积极进行交流与沟通,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以便教师更好地更正一些简单的固有观念或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
        2.1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感知汉字,去浸入汉字,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当注重把握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在进行《日月水火》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地教学方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字体地笔画和拼音和意义教给学生,而更应该将这五个字地深远文化意义进行渗透,找到这五个字的联系,将他们串成一个网格,再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进行自主联想,发出讨论和提问,进行趣味性的渗透,活跃课堂气氛。此举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学生能够多好的去理解象形文字等,而是期望能够通过类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识字教学的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去学习,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2将游戏教学与课本汉字相结合
        因为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保守,不懂得变通,教学方法刻板老套使得小学识字教学枯燥无味,效果不明显。所以,想要解决这一现象要先从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入手,教学过程中呈现大量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画图画,讲故事,看视屏等等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汉字,增加他们对识字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有关汉字识字的活动比赛之类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和要强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识字,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游戏往往是孩子的乐园,那么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游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地学习热情。而汉字就来源与我们的生活实践,所以我们应该从自身或者身边事物开启与汉字的联想,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口语交际“我说你做”中,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我们可以将这个指令与课文《口耳目》相结合,当发出指令者说出“口”时,游戏者应捂住其耳朵,当发出指令者说出“耳”时,游戏者应捂住其眼睛。“目”的指令也是相同方式。几轮过后,可以调换几个汉字,给出新的指令。这样不对称游戏,可以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够在他们的大脑中迅速产生反应,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结束语:
        汉字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够一蹴而就。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良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正兵.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天地,2015(24):33.
         [2]任海燕.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