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祥欢
河源市源城区越王小学,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坚定了人们对学生培养和教育的方向。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语文教学一直是历年来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新时代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路径的探索至关重要。本文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路径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的应用,近年来新课程教育理念在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越来越被人们所热议,将新课程教育理念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当代小学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是应该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尽量转变教学活动方式的方式,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基于此,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的探索势在必行。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路径创新的重要性
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做好教学工作任重道远。从2001年开始,国家和人民不断的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改理念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新课程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注意对学生教育的实效性。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路径的创新,是国家教育部对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要求。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树立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加强其面对问题积极应对的决心,让学生拥有更高层次的语文思想和更好的语文判断力,使学生在未来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1]。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充分运用兴趣教学法,进行充分备课
任何没有感情的教育,都只是"说教",没有兴趣为支撑的学习,只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新课程的理念倡导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利用兴趣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另外,教学成果好的课程在课前必定是经过精心准备。在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要尽量选择儿童化的教学内容,以儿童化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和互动,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塑造一个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兴趣提升的环境,以满足小学生关于语文能力提升方面的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对于语文主动探究的兴趣与能力,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2]。
(二)利用有效提问,引导参与生成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课程的生成。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注重课程的生成。所谓“教学”,有学才有教,有教才有学,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学,那么教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注意学生的参与,实现从重视“教”到重视“学”进行转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支持。教师要积极利用有效提问等方式,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问题设计,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课程的生成,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发展自身的能力[3]。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对学生的教学需回归生活。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生活进行很好的融合,可以让小学语文的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教学内容来源自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的体现。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根据教材来设计教学环境,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加自尊和自信,让小学语文的教学事半功倍[4]。
(四)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是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推崇的教育准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一样。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规划和组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也可以按照语文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分层,并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安排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参加语文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求新知识,以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师教学的实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不能够一概而论的对学生进行机械的教育,机械的让学生进行语文训练,以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5]。
(五)进行多样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发展评价。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不仅要对某一项学习活动进行单独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方面不仅要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业成就,还要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从中获取成就感,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评价的方式和形式也要多样化,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加入学生对学生之间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结束语: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方式要紧跟时代的变革进行转变。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师要运用兴趣教学法充分备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积极利用探究式合作法、游戏化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方式,在多个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评价,增加语文教学的实效,使小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最终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拜珍珍.试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53.
[2]王学强.精彩课堂不曾预约——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7.
[3]袁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25-126.
[4]王庆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36-137.
[5]高建华.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重视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