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李超
[导读] 高中时期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李超
        陕西省西安市八一民族中学  710108
         
        摘要:高中时期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开始出现偏差,擅长学习数学的与不擅长学习数学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开始变得显著。一旦学生的学习差距过大,就会对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只将重心放在课堂课本知识授课上,更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渗透,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感教育;渗透和探索
        
        数学能够让人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发掘出学生创新的意识潜质,可以让学生以更客观更理性的思维去认识去观察事物的本质。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话就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历代数学家养成,无一不是依靠对数学的喜爱与热爱。是对数学的学习从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不依靠外力自发地去研究去深究数学的奥妙之处,同时可以让学生能够把课上学到的知识主动应用在在课外进行实践巩固,来对知识理解与记忆进行近一步加深,从而达到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进一步地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想要让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性增强,高中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就是重要的前提。
        1当代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数学教学理念未进行改变,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曾经的传统教育模式体系下,多数教师崇尚“棍棒之下出人才”,以至于教师和老师之间的情感慢慢被打破,更多学生面对教师,体现出一种害怕恐惧的状态,而不是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友谊。课堂上老师总是强调“不懂就问”,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情况下。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利用“严厉”和“情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和学生交流数学学术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尽量避免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抛开老师在上、学生在下的心理状态,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在学生内心上提高对数学的兴趣,自然学生在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有所增加。
        1.2数学教学理念和数学的教学体制改变困难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摆脱曾经的固有教学理念,也难以跳出固有教学模式去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传统的教学体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虽然有相对先进化的理论,但是实际情况仍然让此理论流于现实,此现象的生成并非仅是一个因素构成。更是由于现实几个情况的相互限制,导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理念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只停留在预期之上,不论是在大方向的教育体制,或者是在小方向的教师教学方面都没有很好的针对此进行发展,更不必说让教师在数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渗透
        2.1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加和学生的课堂互动
        在如今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乏味而不是乐趣,他们越来越讨厌排斥数学这门学科,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更不必说在课堂上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个普遍现象制定出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主动构建一个师生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数学能带给他们的趣味而且能完全的融入课堂,尽量的避免或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构建他们在自身内部的数学学习系统,从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2.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观察,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观察,并且积极与学生进行学术和情感沟通。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要善于提醒学生并要让学生发现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数学课堂中要注意对数学知识的串联讲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数学应用题中的规律和解题技巧,研究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思考获得知识记忆程度远大于从外部获取而来的,所以要在课堂上培育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数学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发现数学知识的相同特征,从而让学生在自身内部构建出数学模型,从而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系统性的串联和在应用题方面有一个灵活的应用。
        2.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实践和教学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如今高中的数学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乏味而不是乐趣,他们越来越讨厌排斥数学这门学科,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个普遍现象制定出出合理的教学模式,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沟通,在数学课堂上增加游戏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数学能带给他们的趣味,尽量的避免或消除这种对数学的排斥心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他们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实践和乐趣的基础之上,如今我们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核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考虑他们的实际年龄状况,让数学变得更加游戏化、生动化、有趣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构建他们在自身内部的数学学习系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渗透。
        3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仅要认真的对待平时的课堂课本知识授课,更需要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性提高,能够更加主动、自觉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郑聪.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与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潘晓飞.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与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18,(13):89-90.
        [3]叶和明.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情感教育的渗透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9,(01):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