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雷娜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从广义上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达到特定的综合能力
        雷娜
        福建宏翔高级中学 355100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从广义上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达到特定的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我们就传统意义的知识点的学习,更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定的。而是对学生和教师对数学科目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来评价的。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数学知识,但是在数学素养培养的评价时又高于知识。这种数学素养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评判为前提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是呈现正相关的,学生是否能完全理解高中数学教材,教师是否能按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进行教学设计,这对教师开展教学评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引言
        新课改中已经明确的提出,老师要将同学们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束缚摒弃掉,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同学们进行渗透,让同学们对数学学科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同学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同学们的数学潜能最大程度的挖掘,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培养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渗透的意义和价值
        1.1提升学生能力
        当前,我国社会急需大量素质高、能力强以及专业性的现代化人才,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其各项能力。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是以问题推理、实际测量、数据分析以及数字计算为基础而形成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同时,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掌握更加高级的数学知识,为其未来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其数学知识自学能力。
        1.2提高学生思维方式及应变能力
        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数学学科需要系统的、严密的思维方式,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提高不仅对学习数学有帮助,也对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逻辑思维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那么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坚持更加具体化的教学,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点的解题能力后,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教学离开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没有达应有的目的。学生的发散、抽象、逻辑思维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就不会有突破,甚至出现倒退情况。在数学学习中就不会取得进步,不利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形成正确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要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进而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其加深对数学内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哲学的认知,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概括和探究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知识。并且以科学的数学观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演绎、数学命题以及数学概念,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与教学方式
        2.1加强师生之间交流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会使师生之间能达成良好的默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具体情况,将学生按小组分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问题设计,让学生分组参与到探讨、交流中,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比较好的,也有部分数学学习比较弱的,在分组的时候尽量照顾这些数学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及数学的核心素养,学生之间的这种有效交流能事半功倍,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作为旁听者、观察者,随时注意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否真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只有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
        在交流中让学生意识到,除了基础知识的储备之外,要不断的深度挖掘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潜在能力。学生通过边学习、边沟通、边归纳,?能够整合相关理论知识,?建立数学框架,?提高自身数学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比如《排列组合》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排列和取出的顺序有关,而组合和顺序无关。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站出来现场举例子,通过这种现场情景式的教学法,既能引人入胜,又让课堂活泼有趣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点。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了多样化、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并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看问题,从而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
        2.2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利用展开合作交流研讨学习会等活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得学生学会重视集体利益,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同时,学生还可以借由与其他人的协作沟通达成不同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目的,完成整个团队所有学生的能力提升。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课堂活动里,教师理应尽力多为学生制造团队合作探究问题的契机,确保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比如在学习高中阶段数学人教版必修二中的“点、线、面的关系”时,因为该单元课程难度较小,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任务的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团队展开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机会。学生对学习课题可以自由展开讨论,以教室里的各种物件为参考对象,书本的棱角、桌椅的边边角角、教室的墙角缝隙都可以成为讨论和研究的对象,这样研究与论证后,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清空间中线与面、面与面相互间的联系,也可以利用图形对这些线面关系进行表达,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也比教师进行枯燥的讲授好很多,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
        2.3加强知识应用
        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更加重视解决技巧培养以及基础知识传授,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在掌握知识后,难以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对其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应用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渗透核心素养中,需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常见问题,促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在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中,要结合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养,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的大力提倡,高中数学老师已经意识到要将教学的方式进行改变,将核心素养对同学们进行有效的渗透,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能力。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努力,老师注重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体现,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同学们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殷向阳.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做法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73.
[2]邱光云.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5):8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