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结合的教学实践---以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艾克帕尔江•玉山
[导读] 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进行结合
        艾克帕尔江·玉山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赛里木镇中心小学  842300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进行结合,有利于以生活化的方式来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应该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将目光聚焦于四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探究如何在四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采用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四年级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要将晦涩难懂的数学场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形式来进行展示,进一步降低学生对于数学题目内涵的理解难度。下面本文将结合小学四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现实情况,以及如何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当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分别进行深度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主要教学现实情况的分析
    
        首先从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来看,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师都会采用严厉的教育方法来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因为他们认为严厉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夯实。即使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很多教师也逐渐开始尝试新型的数学教学方法,希望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能力。但是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新方法的探究,常常也只是局限在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方式等这几个方面,还缺乏更多形式的创新。从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采用生活化的策略情况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比如遇到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题目,那么教师就会用一些比较生活化的例子来打比方。但是教师所打的比方,也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题目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在学生以生活化的视角和生活化的场景,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方面,却很少进行相关的培养。最后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现实情况来分析,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时候,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困难的学科,并且认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当中,常常感受到足够的压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这种心理行为,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兴趣培养的,更加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基于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的种种现实情况,我们针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探索,将进一步降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难度。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这种构建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题目
    
        人们常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也说明了很多数学题目与我们的实际生活都是挂钩的,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要注重将数学当中与我们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方面面进行放大,然后将这些放大之后的生活化元素,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来。比如说,小学四年级阶段的《大数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学生认识亿以内的数字,让学生了解较大数字的主要概念。课本当中所例举的北京市2000年的人口普查总人数为13,819,000人。对于这样的数字,很多小学生虽然能够将它读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个数字的理解却是停留在抽象层面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么多人加起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规模。那个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尝试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比方。例如,当一个学校进行集体会议的时候,全校师生共同参加,可能人数会有1000人左右,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北京市2000年的人口普查总人数,是学校进行集体会议总人数时候的多少倍;又或者,要是可以以所在省份的总人数作为案例,告诉学生北京市2000年人口普查的总人数,又是学生所在省份总人数的多少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比较直观的去认识到,这样一个大数字具体达到一个怎样的范围、具体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二)注重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增强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常常会出现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理解不当,最终造成数学题目解决事物的现象。那就充分说明了学生在阅读了某一道数学题目之后,对于这一道数学题目的理解并不够透彻,所以会导致学生误解题目。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重去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将一些字句较难理解的题目运用到生活化的场景当中,从而增强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例如,小学四年级当中《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有的学生在给出了某一个立体图像各个角度的平面图之后,很难猜出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具体是怎样的。这个时候,到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我们生活当中可以利用的工具,来按照题目当中所给出的各角度平面图,搭建可能存在的立体图形。通过这样的形式,比如说能够采用生活当中可以利用的工具,来进行数学题目的实践和探索。主要救治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数学题目时,也会尝试运用生活当中可以利用的工具,来进行数学题目的辅助理解。

        结语:总而言之,借助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难度,也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转换视角,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视觉转换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伟红.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5(11).
[2]刘昌平.对小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