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朱玲霞
[导读] 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玲霞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幼儿园   744500
        摘要:音乐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音乐学习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教师而言,教师通过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音乐部分,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得孩子们不仅对音乐产生兴趣,对学习也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兴趣;与孩子而言,喜爱音乐是根植在人类基因里的爱好,孩子们通过音乐可以丰富自身情感,培养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
        幼儿园阶段是人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音乐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有助于孩子后天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因此,音乐教育应该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起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效果。
        一、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
        首先,音乐教育主要包括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习唱歌和音乐的欣赏,还有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韵律感,教师通常在课堂中安排乐器的学习环节。孩子通过接受音乐教育,对音乐有了基本的审美,从而为人文素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乐观开朗的天性。音乐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教师以音乐为基本,往上延伸出各种课堂活动,比如歌唱活动、舞台剧表演、舞蹈学习等等。这些活动都与孩童的自我展示有关,孩子们以音乐为媒介,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收获到大家的认可,从而为自信心的树立建立正反馈。
        最后,音乐教育不止会对孩子的音乐素养产生积极影响,也会提高孩子在其他科目中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观察力,对孩子的综合素养做到全面提升。以《声音的强弱》为例,孩子们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从而在教师的讲解中获悉这是声音的强弱,这种先观察再感悟后学习知识的过程,能够大大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孩子们在记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也会先记得教师的教学案例,然后再联想到这个知识点,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联想记忆,为之后系统性的学习文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小学、初中不同,幼儿园并非义务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很多幼儿教师面临着没有编制、工作繁重且工资微薄的问题,因此很多幼师专业的人在毕业后纷纷选择了转行,而真正留在幼儿教师行业中耕耘的人,往往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幼师培训,这就造成了许多幼儿音乐教师非科班出身,难以胜任工作。

如果让唱歌跑调、肢体不协调的人担任幼儿音乐教师,那么孩子也很难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其音乐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由于资源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难以普及幼儿园教育,就算普及了幼儿教育,像音乐这样的科目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因为音乐教学不仅需要专业的音乐老师,还需要有器材,比如钢琴、多媒体设备等。对于幼儿园来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幼儿园窘于经济压力,无法提供教学设施,或者提供的教学设施简陋,做不到更新换代[1]。很多音乐教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音乐教学活动难以实现,音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三)教学方法陈旧
    很多人将幼儿园看做托管所,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抱着有人帮自己看孩子的想法,并不在乎幼儿园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多大的影响。在这种需求关系下,很多幼儿园对音乐教育也不重视,在音乐教学中不重视方法,仍旧采用很久以前的教学方式,难以提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策略
        第一,从事音乐教学的幼儿教师,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都应该不断学习以增进自己的音乐素养。因为教师的音乐素养将直接决定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音乐素养[2]。此外,教师也应该增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总是沿用过去的“填鸭式”教学,音乐与其他科目不同,很容易借助工具来创造教学情景,使得孩子们置身其中,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如果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难以对音乐产生共鸣,或者学习有困难,教师应当积极发现并问询原因,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师的体贴温暖,可以让孩子对教师产生喜爱和依赖,进而喜爱上音乐这门课,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很容易通过喜爱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喜爱这门课。
        第二,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教学意义,还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为了能够让设计的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们应该考虑孩子当前的审美素养,如果一昧追求高贵典雅的音乐,就可能曲高和寡,使得孩子们难以欣赏理解。以《声音的长短》一课中,通过脍炙人口的《野蜂飞舞》,其快速激昂的旋律很容易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便能达到课堂效果,使得孩子们在兴奋愉悦中体会到声音的长短魅力。以《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的音乐欣赏,其中的乐器丰富奇妙,能够吸引到孩子去探索音乐使用了何种乐器,使得教师更为容易的介绍木鱼和双响筒这两种乐器。
        四、结束语
        音乐教育,如果想实现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效果,就要创新教学方法,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形式中。教师们还应该注意到孩子的审美兴趣,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只有如此,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不仅能让孩子们欣赏到音乐的美好之处,还能让音乐促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因此,幼儿园和广大幼儿音乐教师,都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仇悦颖, 李艳红. 国际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建议与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242-243.
[2]楼旻. 评价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性[J]. 艺术研究, 2019, 000(002):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